今天(月4日)是立春,巧遇世界癌症日,设立世界癌症日显示出全球共同攻克癌症的决心与期盼。目前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对公众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据统计,中国去年约有万人确诊癌症;80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人。多么可怕的数字啊,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视! 癌症是什么 癌症(cancer)也称恶性肿瘤,和它相对的是良性肿瘤。癌症是由于机体细胞失去正常调控,过度增殖而引起的疾病。过度增殖的细胞称癌细胞,癌细胞常可侵犯周围组织(浸润,invasion),甚至可经体内循环系统和/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癌症转移)。癌症有许多类型,而病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癌细胞所在部位、恶性程度及是否发生转移。一旦确诊,常以结合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癌症未经治疗,通常最终结果将导致死亡。 常见的癌症种类 食管癌 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梗噎感,可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可出现,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或在吞口水或吃东西时,总感觉胸骨有定位疼痛。平时感觉食管内有异物且与进食无关,持续存在,喝水及咽食物均不能使之消失。 胃癌 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症状,而且比较顽固、进展快;突出的表现为食欲迅速下降、食后腹部饱胀感及不适感,同时,体重明显降低。或者,过去没出有胃痛(“心窝痛”)的人,突然出现反复的胃痛;以前虽有胃痛,但近来疼痛的强度、性质、发作的时间突然改变,且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变得无效或欠佳。 肠癌 凡30岁以上的人出现腹部不适、隐痛、腹胀、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出现便秘、腹泻或者交替出现,有下坠感,且大便带血,继而出现贫血,疲乏无力,腹部摸到肿块,应考虑大肠癌的可能。其中沿结肠部位呈局限性、间歇性隐痛是结肠癌的第一个报警信号。下坠感明显伴大便带血,则是直肠癌的信号(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鼻咽癌 鼻咽癌的早期征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症状(和体征)多发生于单侧。单侧涕血(指擤出)、单侧鼻血、单侧耳鸣、单侧听力下降、单侧头痛、单侧颈淋巴结肿大。 脑肿瘤 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呕吐,头痛很特别,往往是在清晨醒来时头痛最重,起床后可逐渐减轻,以前额、后枕部及两侧明显。头痛多伴喷射状呕吐,与进食无关,尤其是疼痛剧烈时,而呕吐后头痛即减轻。 肺癌 咳嗽是肺癌的早期症状,其特点是以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主,有咳不净的感觉,一般无痰或只有少量白色泡沫痰,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痰。如经抗炎治疗周后无改善,应警惕肺癌的可能。或在原有慢性咳嗽基础上出现咳嗽性质改变,甚至伴有“气管鸣”、“气短”应予注意。肺癌的另一警号是间断性反复少量血痰,或痰中带血丝。此外,还出现胸背痛、胸闷、发热等症状。 乳腺癌 乳房发生异常性变化,如摸到拉厚或包块、胀感、出现微凹(“酒窝征”)皮肤变粗发红,乳头变形、回缩或有鳞屑等,疼痛或压痛,非哺乳期妇女突然出现单侧乳头流水(乳样、血样、水样液体)。 宫颈癌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性交、排便、活动后阴道点滴状出血、血液混在阴道分泌物中。开始出现量少,常自行停止。不规则阴道出血,尤其是停经多年又突然阴道出血。白带增多,呈血性或洗肉水样。下腹部及腰部疼痛。出现上述其中一项以上者都要及时进一步检查。重点是不规则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和白带过多。 白血病(血癌) 发热、出血、贫血是(急性)白血病的三大早期症状。发热为37.5℃-38.5℃常提示有感染,如皮肤、呼吸道、肠道、口腔、泌尿系统等部位炎症。出血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皮下、口腔、鼻、牙龈等处常见。出血程度可由瘀点、瘀斑以至口、鼻腔大出血。贫血是因为红系造血障碍和出血所致,且演进迅速,病人面色苍白。此外,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和骨关节疼痛,有特征意义的是胸骨轻压痛。 骨癌 在骨的表面可及一个硬的肿块,痛或不痛。骨和关节疼痛或肿胀,经常在夜间更重,且不一定与活动有关;疼痛可以是持续钝痛,或只在受压时感到疼痛。自发性骨折。发热、体重下降、疲劳和活动能力下降,有时发生于晚期骨癌。良性骨癌通常无疼痛,出现以下情况应去就医。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表示,中国的癌症人数及癌症相关死亡人数每年都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上升,但真正的悲剧是,这些病例中大多数本都是可以预防的。导致中国癌症人数日益增加的原因主要都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吸烟、酗酒、不良饮食和缺乏身体锻炼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大大增加了癌症风险。中国的吸烟问题尤其令人担忧,中国有超过3.15亿烟民,而且人数仍在增加。近半数的中国男性吸烟,因为肺癌导致的死亡占癌症死亡的30%。 癌症很可怕、预防很重要 哪些人患癌风险大?常见癌症如何预防? 生活中,哪些人患癌风险大?常见癌症如何预防?看下图,让“癌症档案”告诉你。 癌症常识男性进食太快更易患癌症 进食过快也是饮食坏习惯之一,从南京市疾控中心的死因调查中记者发现,男性死于消化道肿瘤的人数远远高于女性男性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一向要高于女性,这主要与大多数男性嗜酒、嗜烟,饮食不规律(不按时吃饭或暴饮暴食)等不良嗜好有关 民间的一种说法“男人吃饭如虎,女人吃饭如鼠”,以前很多人认为这是天经地义,但实际上,女人的细嚼慢咽确实有利于消化,而男人的狼吞虎咽非但造成了不雅的吃相,还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 维生素有抗癌功效 人类日常食品中,有的具有抗癌性,例如维生素类,就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维甲类能抑制正常细胞因受辐射、化学致癌物或病毒引起的细胞转化过程;维生素B族也有抗癌作用;维生素C可以阻止亚硝酸胺类物质的合成,因而可以降低食道癌和胃癌的发生;维生素E也有类似的抗癌作用所以癌症病人适宜多吃常吃富含维生素A、B、C、E、叶酸、胡萝卜素的食物 此外,癌症是消耗性的疾病,癌症病人的治疗多是损伤性治疗,必须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宜多吃些优质蛋白质食品,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如蛋类、牛奶、豆制品等,多吃“白肉”如鱼肉、鸡肉等,少吃“红肉”如牛肉、羊肉等 别让烹调抢走了抗癌物质 在许多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要防癌就应避免维生素C在烹制过程中的损失所以在烹调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好即炒,炒好即吃因为维生素C易溶于水,又易氧化 .不要挤出菜汁因为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酶等 3.适当用点醋因为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不易分解 4.不宜用食碱因为食碱会大量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降低蔬菜的营养 5.多吃根茎蔬菜萝卜、南瓜、莴苣和豌豆中有一种酶,能分解亚硝酸胺或阻止致癌物质发生作用,白萝卜、胡萝卜中含有木质素,有抗癌功能 6.旺火、快炒、急盛,少用蒸煮方法可以充分保存食物和蔬菜中的维生素C 7.鱼类、肉类不可烧焦因为烧焦的部分含有强致癌物质,烧焦的部分不要食用 8.少用调味品和着色剂,因为其中含有数量不等的亚硝酸胺物质。 癌症病人的五大认知误区 除了预防,正确认识、面对癌症,也是战胜癌症的关键。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癌症已成为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癌症的治疗目的也从单纯的将癌细胞“赶尽杀绝”变为更加注重患者的生存质量,不仅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好。那癌症病人有哪些常见的认知误区呢? 误区一:不敢直面癌症 对大多数人来说,被确诊为癌症是改变一个人生活的重大事件,震惊、恐惧、愤怒、伤心、孤独、焦虑的感觉随即产生。在一些环境中,癌症仍然是人们谈论的禁忌,癌症患者往往遭到歧视,以至于患者都不敢承认自己是癌症病人。 专家表示,对于癌,谁都回避不了,谁都需要防范,要采取综合措施,正确判断。直面癌症、正确认识癌症可以使患者得到早诊早治,并为他们获得高质量的诊疗营造好的环境氛围。 误区二:癌症早期无法发现 不少人认为,癌症早期无明显信号,到发现时通常已是中晚期。事实上,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几种癌症,可能在无症状情况下,通过常规健康体检及普查早期发现。部位较表浅的肿瘤,如皮肤癌、口腔癌,可在体检时及时活检确诊。一些位于身体内部的肿瘤,也可能通过常规检查早期发现,例如,无症状的早期肾癌、早期肝癌,可通过超声波检查早期发现。 误区三:对于癌症,我们无能为力 尽管癌症目前仍是医学界尚在攻克的难题,但人类面对癌症并非束手无策。研究表明,在正确决策的引导下,相当一部分常见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肿瘤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地区以及国家层面上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降低因酗酒、不健康饮食和缺乏体育运动等导致的癌症发生是必要的。 误区四:晚期癌症别治了 晚期肿瘤治疗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以改善患者症状、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为目的。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经济状况、治疗期望值等各个环节入手,做到“量体裁衣”式的治疗。对于放化疗等治疗手段,患者不要过度担忧。放化疗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通过现有的手段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切不可因恐惧副作用而拒绝放化疗。 误区五:治疗癌症是医生的事 在临床中,往往是当患者的心态摆正了、思想乐观了,再加上科学规范的治疗,使患者的病情稳定,或带病延长了生命,并且保证了生活质量。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 专家提醒,除了患者本人和医生,家属的责任也很重要。一方面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针对病人可能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并发症。 癌症不仅是个人健康问题,它涉及到经济和公共卫生体系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中国人口之众,也使得中国人的数据对全球癌症防控意义重大。施贺德指出,提高对癌症危险信号的认识、及时诊断、完善治疗应仍是中国癌症防控工作的重点。他同时强调,中国的医改为发展现代卫生系统提供了机遇,从而能够使癌症人数上升的趋势得到扭转,为中国建设健康繁荣的社会做贡献。 声明:原文来自互联网,略有修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与本号联系,谢谢! 编辑:发品网客服部 治疗白癜风的药有哪些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