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953920294540497&wfr=spider&for=pc主诉病史 由于口腔卫生意识不强,许多老年患者存在菌斑结石堆积、牙周炎症等问题,牙龈瘤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口腔医生有时因为专业知识的局限,容易将其他疾病按照此类常见病诊治,延误病情。在此回顾一例梭形细胞癌误诊为牙龈瘤病例,谈一谈易被误诊为牙龈瘤的恶性肿瘤。患者,女,63岁。以“左下颌牙龈无痛包块一月余”入院。于门诊取活检,病理报告示:左侧下后牙区牙龈瘤,遂于局麻下行“左下后牙区牙龈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下后牙区牙龈瘤。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示:左下后牙区牙龈瘤。5个月后患者发现左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遂再次入院。 查体辅查颈部增强CT:左上颈部下颌角后方软组织肿块,考虑肿大淋巴结;左下颌骨体部骨质缺损,下颌角旁多个稍大淋巴结。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见恶性肿瘤细胞。全身PET-CT:左侧下颌磨牙区及前磨牙区局灶性骨质破坏病伴软组织肿胀,FDG摄取增高考虑为复发并累及左侧下颌骨,左侧颈深上间隙及颈根部多发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AE1/AE3(+),EMA(+),a-SMA间质内见少量肌纤维母纤维(+),desmin(-),KP1组织细胞(+),h-CALD(-),ALK1(-)。 诊断处理诊断:梭形细胞癌(肉瘤样癌)治疗:因患者全身情况不佳,无手术指征,转入肿瘤科予以DP方案化疗两个疗程,EAP方案及IE方案化疗各一疗程,后因患者口内肿块及颈部淋巴结渐增大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全身出现恶病质表现,故予以姑息治疗。 随访讨论本例中的梭形细胞癌好发于肾脏、乳腺等,鲜有发生于牙龈的文献报道。镜下可见其由原位或侵袭性的鳞状细胞和恶性的梭形细胞构成,有时可只见梭形细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梭形细胞癌,目前治疗方法不确切,临床需继续探讨。根据文献报道,小涎腺癌也是在临床上容易误诊的口腔内肿物。小涎腺癌早期表现为黏膜下结节或囊性组织,无伴随症状,且发病率较低,部分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或缺乏警惕性,易将其误诊为牙龈瘤等常见良性病变。此外,普通的医技检查项目对小涎腺癌早期无诊断意义,病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医院可能由于缺乏病理诊断条件导致误诊。此外,牙龈转移癌在临床上虽然少见,但误诊率较高。牙龈转移癌在临床上可有类牙龈瘤样改变,多表现为牙龈无痛性肿块,因此易与牙龈的良性肿瘤相混淆,但若能结合既往恶性肿瘤史及临床表现,一般不难做出诊断。为避免误诊,对于老年患者的牙龈肿物需做到详细问诊,留意全身其他系统症状。对于可疑肿物,特别是伴有颈淋巴结不明原因肿大者,应尽早进行病理检查,并反复对比阅片,避免经验型诊断。此外,PET-CT和同位素显像对于老年口腔恶性肿瘤淋巴隐匿转移具有较好诊断提示价值。参考文献:1.黄兰柱,丁洁,唐恩溢,邓润智,苟黎明.13例涎腺肌上皮癌临床及病理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3(2):-.高巍,郭传瑸.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医源性诊断延迟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44(2):97-.3.CassoniA,TerenziV,BartoliD,etal.MetastaticUterineLeiomyos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