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高频彩超检查及穿刺病理诊断

时间:2016-9-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颈部淋巴结高频彩超检查及穿刺病理诊断

作者:尹小梅,王彦,史凤毅(医院特诊科)戴新(医院移植中心)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检查在颈部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彩超引导下细针淋巴结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正常、良性、恶性淋巴结的高频彩超特点,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肿大淋巴结的定性诊断。结果:正常淋巴结、良性肿大淋巴结和恶性淋巴结肿大的L/S值分别为±、±、±。阻力指数(RI)分别是±、±、±,各组淋巴结的纵横径比值、RI比值差异有显着性(P)。良性肿大淋巴结内髓质增宽、回声增强,皮质变窄,恶性肿大淋巴结内髓质变薄受压偏心,皮质增厚回声低弱不均匀。CDFI显示良性淋巴结内血流丰富、呈树枝状分布规则;而恶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呈不规则紊乱的血流信号。结论:高频彩超对及时发现颈部肿大的淋巴结,正确区分病变的性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高频彩超引导下颈部肿大的淋巴结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的最终确诊手段。

临床医师依靠物理检查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与颈部包块性质有一定的难度。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可以发现临床检查遗漏的隐匿异常淋巴结,而且可对淋巴结病变提供有力的诊断佐证,有助于淋巴结、包块病变良、恶性的鉴别[1,2]。年8月~年8月笔者对78例疑诊恶性淋巴结肿大、包块患者进行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8例接受颈部淋巴结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组织学活检病例均为住院及门诊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两组,恶性淋巴结肿大组(C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13~84岁,平均(±)岁。良性淋巴结肿大组(B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11~67岁,平均(±)岁。随机选择同期检查甲状腺、颈部血管的患者探查到的正常淋巴结组(A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2~70岁,平均(±)岁。

1.2仪器GELOGIQ-Proseries,探头频率11MHz;穿刺针为日本八光21G手动式负压C1组织活检针,18G引导针;穿刺时探头安装专用支架及18G导槽、导片。

1.3方法(1)穿刺前患者均用11MHz高频探头探查,首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取淋巴结的最大长径及门部清晰切面冻结,测量淋巴结的长径和短径并记录。观察淋巴结的形态,回声结构,有无液化、钙化,包膜是否完整,淋巴结有无融合,以及与周围毗邻脏器关系。(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观察血流信号的分布和形态等。(3)频谱多普勒测量,尽可能使声束与血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零,将取样容积置于脉动血流信号最明亮处,获取血流多普勒频谱,进行测量并记录。(4)常规消毒、彩超择点、避开较大血管,用11MHz高频探头配专用引导架、18G导槽及导片彩超实时引导下进入18G引导针穿透皮肤及皮下到达淋巴结表面,用21G日本八光手动负压C1组织活检针穿刺淋巴结,每个淋巴结取材4次,每2针调整入针角度及入点,所取组织由病理科到场处理标本。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为差异有显着性,P为差异有非常显着性。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对比描述分析。

2、结果

二维图像显示三组之间淋巴结的形态、结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与A组比较,B组与C组的淋巴结纵横径比值差异均有显着性(P),且B组与C组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P)。见表1。

表1正常、良性、恶性淋巴结二维图像表现

组别例数淋巴结形态及融合情况与周围比邻关系淋巴结结构门部长径与短径比值(L/S)挤压血管皮质髓质A组30扁长、椭圆,单发无融合无均匀低回声窄条状强回声居中±B组31椭圆、卵圆,单或多发不融合无均匀增大/变窄均匀增大居中±3C组46圆形、分叶,多发融合有不均匀增宽消失偏心±3△

注:与A组比较,3P;与B组比较,△P

各组淋巴结彩色血流显示存在明显区别:正常淋巴结可见点、条状红和蓝色血流信号经淋巴结门出入,血流信号沿髓质走行,较大的淋巴结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穿髓质至皮质(图1);良性肿大的淋巴结由于炎症刺激,淋巴结内血管增多,血流灌注增加,但仍保持正常血管分布形态,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比正常淋巴结更容易显示,纵切时,可见垂直于门部的红色和蓝色条状血流信号,呈放射状延伸至髓质和皮质,分支少,直而短[2](图2);恶性肿大淋巴结结内血管失去正常分布形态,血流信号分布不均匀,血管移位,分支纤细,走行扭曲、紊乱[3](图3)。三组血流峰值速度比较:B组与C组的血流峰值速度较快,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B组与C组的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别,差异无显着性(P);B组与C组的阻力指数(RI)增大,差异有显着性(P),且两组之间RI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见表2。

表2正常、良性、恶性淋巴结彩色、频谱多普勒表现

组别例数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珋x±s)血流显示血管走行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Vmax,cm/s)阻力指数(RI)A组30点、条状由门部沿髓质至皮质±±B组31增多条状由门部放射状分布到髓皮质±±△C组46多充满/少分布不均、血管移位、迂曲±±3△

注:与A组比较,3P;与B组比较,△P

3、讨论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过滤病原体与异物,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淋巴结的形态和结构可因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有所改[4]。高频彩超检查能清晰显示正常淋巴结呈扁长的椭圆形,表面光滑,包膜清晰。据报道淋巴结的短径≤cm,是正常淋巴结的一个比较理想的判断指标[4,5];良、恶性肿大的淋巴结之间无论从二维图像、彩色血流显示及频谱测定上均差异有显着性[6,7],综合各项指标基本上能准确判断、区别良恶性病变。但是,由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个淋巴结受病变浸润的程度和个体免疫反应的不同,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征象有不同程度重叠,要综合分析超声所见,结合临床资料,才可做出正确判断。

当超声检查高度怀疑淋巴结为恶性时,有必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宜选用高频探头引导[2,8]。手动抽吸式细针穿刺活检,基本不受穿刺距离限制,有其优越性(图4)。穿刺标本除了可以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送做免疫组化、PCR等检查。

图1正常淋巴结

  图2良性肿大淋巴结

  图3恶性肿大淋巴结

  图4淋巴结穿刺活检

参考文献:(略)









































专治白癜风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hyo.com/hbzz/10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