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疑难淋巴瘤晚期患者在我院血液内科得到

时间:2017-3-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不明原因重症起四处求医

年5月4日晚上,灌云县的孟大妈突然再次出现高热、气喘、胸闷和咯血的症状,病情危急,这可怎么办?全家人不知所措,心急如焚!

其实这真的不怪孟大妈全家着急、忙乱!早在三月前,孟大妈就出现了气喘、面部肿块,医院检查后发现,白细胞、血小板也明显减少,合并脾脏肿大,诊断为“肝硬化伴脾亢”,至于面部肿块是什么,没办法检查,去南京吧!

到了南京后,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医院、医院、医院,看了个遍,仍然无法诊断,面部肿块倒是莫名其妙消掉了,但病情日益恶化,不但咳喘反复加重,白细胞、血小板进一步下降,近十多天还发起了高烧!

危急时刻,无路可退,怎么办?

天无绝人之路,孟大妈的一个当医生的亲戚关键时刻提供了个关键信息:很多患者说医院诊治血液病相当不错!只是,医院都搞不定的疑难杂症,如今危在旦夕的病情,连云港市二院敢否接招?

孟大妈全家将信将疑,但别无选择,遂立刻启程,去市二院。

事实上,正是这条让人疑信参半的信息和危急时刻的仓促决定最终让孟大妈柳暗花明、起死回生!

疑难密布费思量病起何方

到了连云港市二院后,已是晚上8点30,面对这个疑难而且危重的患者,血液科值班医生柴星星毫不犹豫地接诊、安排床位、评估病情。

患者病情确实不乐观,不但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高热,而且肺部感染伴咯血、重度心功能不全,根本不能躺下来!立即给予吸氧、抗感染、止血、强心治疗,同时予排查肺结核情况。

但是,问题来了:这么常规的治疗,应该是每一位合格的内科医生都能够掌握的,但为什么患者会历经漫漫90天,医院,病情却未见好转?

柴医生马上科主任庄万传汇报了病情和自己的疑问,庄主任沉吟半晌,指示:患者病情迁延,伴血细胞下降,注意免疫性疾病筛查,血液系统肿瘤不能排除,不必过分纠结于“肝硬化伴脾亢”。当务之急仍是止血、抗感染、改善心肺功能,但可能破坏细胞和淋巴组织形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需暂缓应用!

剥茧抽丝详分析终寻病因

次日早查房,孟大妈的咯血已稍有减轻,但仍咳喘明显,不能平卧,庄主任带领全科人员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反复追问患者病史后,一遍又一遍的翻阅着孟大妈厚厚的病历资料和CT片,很快,发现了新的线索:患者腋下和纵膈有小淋巴结,这再一次将诊断目标指向了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

庄主任进一步分析:患者血细胞减少,完全可能与淋巴瘤有关,如淋巴瘤骨髓浸润,T细胞淋巴瘤合并免疫性细胞减少、噬血细胞现象,都可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结合患者那个“来去如风”的面部肿块,患者T细胞淋巴瘤可能性非常大!

但是,问题又来了: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病理学依据,患者淋巴结都很小而且部位较深,很难取得有价值的标本,病情如此危重,如仅为了取活检标本而行脾脏切除,则不切实际,也许这正是患者3月来迟迟不能确诊的原因。

面对难题,总会有办法!庄主任说,我们可以取骨髓活检,患者目前考虑淋巴瘤已经骨髓浸润,只要我们标本取得好,免疫标记组合的恰当、全面,通过骨髓病理、免疫组化是可以诊断的。

既然决定,立马执行。

通过一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孟大妈症状又有了进一步的缓解,但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却更低了!这时,新的消息让孟大妈全家又担心起来——骨髓病理结果出来了:T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结合临床,分期是Ⅳ期B组,也就是说,到了淋巴瘤的最晚期!

群策群力定方案柳暗花明

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很明确—化疗!但是,大家都很担心:65岁的孟大妈,经过这几个月疾病的折磨,心肝肺功能很差,白细胞、血小板越来越低,能承受化疗吗?而T细胞淋巴瘤的靶向治疗远不如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靶向治疗那么有效,也就是说,如果放弃化疗而依赖靶向治疗是行不通的。

针对孟大妈的病情,全科再次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和讨论,认为孟大妈病情虚弱、心肺功能下降主要与淋巴瘤进展、免疫力下降合并感染有关,而白细胞、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则是淋巴瘤骨髓浸润、触发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共同结果,只有积极化疗才能有望改善病情,否则病情进展,极可能出现噬血细胞综合征,则病情更加凶险,失去治疗机会。

病情一旦分析透彻,治疗方案就水到渠成——立即采用减量化疗,结合环孢素阻断T淋巴细胞激活!

年5月15日,孟大妈第一次化疗完成,疗效令人欣慰—孟大妈热退,心肺功能日益改善,食欲大增!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孟大妈近三月来白细胞、血小板持续下降的势头终于得到遏制,迅速回升!

接下来的日子,波澜不惊,孟大妈病情日益好转,全家人笑口常开。

年5月24日,孟大妈胜利出院!

回想那个让人惊魂的午夜,孟大妈全家仍然心有余悸——如果,当时没有幸运的选择了连云港市二院,孟大妈今在何方?

(汪亚军)









































白点疯
防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hyo.com/zlff/62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