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做十多台手术这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时间:2021-11-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中珠江甲状腺外科高峰论坛”上,小布哥了解到一个关系健康的消息,与大家分享下↓↓↓

甲状腺是一个位于气管前、蝴蝶形的小器官,它在调控人体的许多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甲状腺制造、储存并释放甲状腺激素入血,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这些激素对维持身体的所有组织、器官正常运转非常重要。它们能使身体更有效地利用储存的能量,保持体温,保证肌肉正常工作。

但说起甲状腺

很多人都会想到一系列病症

结节、肿块、甲状腺癌……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

在全球呈“潮涌”态势

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也一路飙升

单单以中山为例

医院普外二科于年建科。年,该科每年完成甲状腺手术达例,甲状腺癌手术10多例。但近三四年该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该科平均每年完成甲状腺手术达例,甲状腺癌手术例左右。

而今年1至5月,该科已完成甲状腺手术例左右,最多的时候,该科一天做10多台甲状腺疾病手术。其中良性甲状腺疾病占80%左右,恶性甲状腺疾病占20%左右。

医院普外二科主任师天雄指出甲状腺疾病发病以女性居多,多为中青年女性,他们科室进行最低年龄的甲状腺癌手术是一位十多岁的小女孩。

甲状腺疾病真的那么恐怖吗?

小布哥给大家科普一下:

1

为什么现代人好发甲状腺相关疾病?

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器官,自身分泌激素并受人体激素的调控。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方面压力的剧增,人体内分泌容易发生失调,相应激素的水平也会因之发生变化,从而对腺体带来不利刺激,导致甲状腺疾病的高发风险。

此外,甲状腺疾病的发展与人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如电离辐射等因素也会增加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现代社会中,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等因素均可能是造成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

2

为什么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癌越来越多?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彻底研究清楚,造成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在专业领域也存在着争议。

甲状腺癌主要病理类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低分化癌、未分化癌,发病率增高主要是乳头状癌,其中甲状腺乳头状微癌(≤1cm)患者比例显著增加。

有作者认为是由于医学检测和诊断技术改进与应用(如超声检测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术)所致,越来越多的早期甲状腺癌患者得到诊断,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晚期的甲状腺癌与早期的甲状腺癌发生率同样也在增高,甚至死亡人数亦有所增加,仅仅以检测技术提高并不能完全解释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因此,对其发病率的增高,目前尚无定论。

3

确诊甲状腺癌要做哪些检查?

甲状腺超声是发现甲状腺癌的有效手段。其中甲状腺超声可以发现触诊无法触及的微小肿块。对于髓样癌,CEA和降钙素的检查有巨大价值。另外,CT、MRI等检查手段,能够协助判断甲状腺癌转移、侵犯的范围帮助。在术前还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检查完善诊断。

但最终确诊甲状腺癌,仍然离不开“金标准”——病理诊断。病理诊断通过细针穿刺等手段获取肿块组织,经过系列处理制成病理切片;在高倍显微镜下,病理医生可以看清楚癌细胞的形态,进而明确甲状腺癌的类型和分期,获取病理学标本后还可以进行常规、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帮助诊断。为后续临床医生对症施治提供科学帮助。

4

怎样保护好甲状腺?

有什么饮食和生活上的注意事项?

我们建议的是当人们存在明确的家族史时,定期的甲状腺体检,检查包括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尤其针对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需要常规体检降钙素和癌胚抗原;针对电离辐射,平时需要做到减少不必要的放射学检查,尤其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当必须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时,可以采用其他的检查比如超声,核磁共振等等替代X线、CT检查,此外,万一遇到核电站泄漏、核武器爆炸等特殊情况,应当在指导下尽快撤离污染区并做好后续处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合适的饮食运动控制体重,杜绝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舒畅平和的心情。

除此之外,目前并未发现有任何食物、药物可以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

5

甲状腺癌会遗传么?

恶性肿瘤是一种基因病,其发生与发展是人体先天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如天生遗传了癌症易感基因,就会更容易导致癌症的发生,不过这类情况在所有癌症中占比不到10%,而且携带癌症易感基因并不意味着必然发生癌症,这与易感基因携带者所处的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息息相关。

甲状腺癌的发生也不例外,具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除了可能存在的易感基因外,还往往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其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要较其他人群更高。所以我们说甲状腺癌“遗传”,并非是指甲状腺癌患者的后代必然会生癌症,而是说甲状腺癌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易感基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风险升高。

6

甲状腺癌手术成功五年后

复发率高么?

甲状腺癌的复发风险的评估通常与其危险分组相关。依据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年龄、肿块大小、切缘情况、有无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类型可以将其分为高危型、中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患者,其术后复发的风险就高;低危型甲状腺癌复发风险就低。

7

吃加碘盐

会引起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疾病吗?

食盐中加碘其实是为了防治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影响人群最多的疾病之一,妇女在怀孕期间缺碘,会导致流产、早产、死产或胎儿先天畸形等;儿童缺乏碘则会影响智力的发育。从年开始,我国大陆地区开始实行强制性全民碘盐以防治碘缺乏病。

近年的检测结果显示我国人群碘营养处于总体适宜水平,年全国碘缺乏病检测结果显示我国没有碘缺乏或者碘过量的省份。然而,不少人却对吃加碘盐产生了怀疑心理,认为吃加碘盐会引起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加碘盐和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发病增加有直接关系。

国外有一项研究甚至发现食用加碘盐的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渐下降;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碘摄入充足地区的居民甲状腺癌发病率低于碘缺乏地区。所以我们说食用加碘盐导致甲状腺癌高发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8

甲状腺癌术后如何饮食?

甲状腺癌术后饮食原则以“低脂、低碘、温良”为主。

甲状腺癌手术中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有误伤胸导管而导致乳糜漏的风险,可能对患者生命造成潜在威胁;而低脂饮食是防止乳糜液产生的有效措施,可有效降低甲状腺癌术后可能的乳糜漏造成的健康危害。

一般建议甲状腺癌术后两周保持低脂饮食:包括新鲜的茄子、胡萝卜、菠菜、豌豆等蔬菜;新鲜的水果和果汁;以及大米、面包、玉米粉等谷物。

甲状腺癌术后多残留部分甲状腺,或者体内不能排除有潜伏的甲状腺癌细胞。长期高碘可能刺激正常甲状腺滤泡或者甲状腺癌细胞增生。因此,甲状腺癌术后对于紫菜、虾皮、海带、干海鱼等含碘量略高的食物不要多吃。但对于新鲜的海鱼、海蟹这类与陆地动物肉类含碘量差不多的食物不必刻意忌口。

术后局部的炎性反应引起的水肿会让患者有不适感。过热饮食,会加重进食的疼痛感,让患者畏惧进食,不能够及时补充营养。因此甲状腺癌术后进食应以温良为主,不可过烫或过于刺激。

9

对甲状腺癌高危人群的建议

我们常说的甲状腺癌高危人群是指有特定基因突变、有既往头颈部辐射史、长期高TSH、已经有甲状腺结节有进展等等的患者。

对于这些高危人群,我们推荐定期的甲状腺B超检查,对于判断甲状腺的形态,有无结节肿块恶性征象、淋巴结是否肿大等有重要意义。部分特定基因突变的髓样癌高危患者甚至需要预防性手术。

如果已经发现肿块且怀疑恶性,则建议进一步进行细胞学穿刺检查,获得病理组织,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并给出后续的诊治指导。

10

甲状腺癌早期有没有明显症状?

绝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往往甲状腺功能正常,只有病灶是高功能腺瘤或者并发甲亢或者甲减疾病时才会伴随出现甲亢或加减等症状。

甲状腺肿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颈部无痛性肿块、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等。当病灶为髓样癌时还可能出现手脚抽搐及面部潮红、心悸、腹泻、消瘦等类癌综合征表现。

许多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体检发现病灶之前,可能往往身体没有任何异样。

11

甲状腺结节会不会发展成为癌症

甲状腺结节按性质可以分为良性、恶性和炎症性三大类型。其中良性结节癌变的可能性非常小,这部分人群也往往建议保守治疗,保持随访即可;对于肿块压迫气管、食管,或者有继发性甲亢,肿块进入胸骨,影响外在形象等情况时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对于少部分病理诊断为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而炎性结节,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疾病的炎症,也称作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多数会伴随终身,根据具体甲状腺功能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12

甲状腺癌患者可以做什么运动?

甲状腺癌患者治疗后的运动,需要坚持适量适度的原则,可以进行适度的舞蹈和跑步、乒乓球等运动。

特别是对于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的患者,术后应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并随时注意矫正患侧肩部功能障碍。

中山发布编辑部

编辑:黄健斌

通讯员:林茹珠

美编:陈泰玉

责编:李紫昭

执行总编辑:李华炎

编审:朱江

部分素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hyo.com/zlff/132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