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儿科主任南世民正在门诊坐诊。临近下班,突然,一位奶奶急冲冲推门而入,抱着一位3岁多的小姑娘,进门后焦急地说:“南主任,我的孩子一直发烧,都烧了5天了,医院都看过了,一直吃药用药,还是高烧,麻烦您再给我们看看吧!”说着,把一兜药和化验结果放在桌子上。南主任温和地说,“您别急,坐下来慢慢说!” 经南主任查体发现:患儿精神差,高热,烦躁不安。结膜充血、唇红、口唇皲裂、杨梅舌、全身散在红色皮疹、手足硬肿、左颈部可触及2cmx0.8cm肿块等。经验丰富的南主任告诉家长,从患儿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来看,初步诊断川崎病。他果断做出决定,把患儿收治入院,并通知病房值班医师张红灵和护士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入院后,张红灵医生针对患儿情况进行详细问诊,查体,并完善心脏,心功能彩超等必要的检查。护士给予患儿奶奶健康教育及入院宣教,缓解家属紧张情绪。 不久,患儿的体温再次升高,快速升至近40度。医护人员立即给予积极退热等对症治疗,家属也是非常着急。医护人员一边做好健康指导和安慰,一边忙着给患儿做治疗、佩戴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书写医疗文书。南主任紧急联系药房主任席红霖从总院调取人血白蛋白为患儿进行治疗。夜很静,儿科却是一番忙碌的景象。 天亮了,这一天一夜,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在主任南世民和护士长刘双双带领的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孩子的体温控制住了,皮疹也减轻了很多,终于安静的睡去了!家属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孩子爸爸激动地对南主任说:“孩子好这么快,得益于主任精湛的医术,还有全体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真的是特别感谢大家,真是太谢谢了!” 医院儿科南主任温馨提醒: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容易累及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致冠脉损伤及血栓形成导致猝死发生。常见于婴幼儿,亦见于学龄儿童。 近年来,由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增多,症状不明显,给临床诊治带来了困难。医护人员要注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重视实验室及心脏超声检查,从而做到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尽早治疗,改善预后,降低远期冠脉事件风险,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拍摄:儿科 供稿:儿科 编辑:周璇 审核:李晶 医院温馨提示: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常用联系电话(本部) 急诊科:- - 办公-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