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幼儿急疹

时间:2016-11-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11月底最后一天的时候,听到笑笑有一两声咳嗽,正巧第二天生日那天要去打流感,至于这个流感疫苗,我也是纠结了很久的,群里很多妈妈的意见是不用打,身边的过来人只有几个人是建议我去打的。反反复复研究了网上相关专家的意见,医院疫苗科医生的意见,最后我还是决定去打了。反正刚好也要体检。。。

医院,缴费的时候我又问了一遍,说我们有一两声咳嗽可不可以打。打针的时候我又问了一遍,医生都说没有关系的,而且说是预防冬春的。直到我打完出来在门口又遇到一个新手妈妈问我,说你们咳嗽了打了疫苗有没有关系。想到我们笑笑之前10月份感冒咳嗽一个多月之久,乙脑疫苗拖了一个多礼拜,到最后还有点轻微的流涕我们去打了,也是经过多方询问的。所以我很自信地告诉她,可以打的没有关系的。因为她的宝宝也是感冒初期有一点轻微的流涕。。。

从打完疫苗回来那天开始,笑笑就开始精神不佳,我以为她真的要感冒了,内心怀揣不安。平时晚上很闹也就算了,这几天就特别闹,一个晚上能醒N次,夜啼不止。到了第三天晚上,一摸额头有点烫,一量39.2了,又发烧了。鉴于之前打疫苗之前网上做过功课,说打完流感可能会发烧,个别可能会高烧。所以我也没有特别紧张,最近小朋友滴水不进,我的母乳都是给她当水喝了。所以她不停哭闹,我只好给她吃nini安慰她,早早陪她睡了,以为会像之前那次发烧一样,我会醒来好几次给她量体温。可是我竟然没有隔几个小时醒来一次,只有她不停地醒来,很闹很闹。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到了第二天。。。

第四天醒来,白天她的体温,都持续在37.8-38.5之间,这几天她都精神不好,又不肯喝水,我就只能多多抱她安慰她了。。。

第六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突然发现她身上出现了很多红色的疹子,从后背脖子到小妹妹那里,整个背部,胸上,上半身都是,腿上稍微几颗,脸上手上都没有。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昨天晚上开空调热的发出来的热疹。。。还有可能感觉是过敏了,但是我们这几天也没有吃过特别的东西,就昨天晚上吃了几只河虾,之前吃虾也是不过敏了的。

笑笑从出生到现在,除了轻微的湿疹,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身上这么多疹子。。。看着群里的宝宝相继出了幼儿急疹,我还在庆幸我们还没有得过幼儿急诊,没有那漫长的三天高烧。。。在几个妈妈群里相继发了图片咨询,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幼儿急诊,因为我们发烧了。有的说是过敏,医院看看。还有人责怪我医院给医生看。可是我心里的声音是我再观察观察看看。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晚上还是给她洗澡了,因为我有强迫症,因为环境有限但是一周总要洗一次澡吧。只是洗澡的环境比平时暖和些了,洗澡水的温度比平时低了一点。当她泡在水中,我才清晰地看到了那么多红色微凸的疹子。有些妈妈说是干燥引起的不适,让我擦东西,我竟然也没有擦。

(疹子第一天的样子洗澡的时候)

到了第7天,我又忐忑地去上班了,因为我妈妈刚来我很忙医院。我想再观察一天。又查了相关资料,感觉跟幼儿急诊的图片症状类似。医院去看看,我还是说再观察一下。中午回去,我再掀开衣服看她的肚子,看疹子明显比昨天退下去了点,颜色也浅了一点,顿时我就放心多了,这是出疹子的第二天。这个时候我脑子里的声音是幼儿急疹,发三天疹子就会好。所以我再等一天看看。回去阿姨跟我说笑笑精神稍微好了一点了,奶粉也喝了几口了。。。

(疹子第二天红点有消退的迹象)

到了第8天,出疹子的第三天。早上起床还是看了她的肚子,疹子跟昨天差不多,但是明显是退下去的情况。中午回去阿姨又跟我说,笑笑胃口比前几天好了,早上也能在那里玩躲猫猫了,要是前几天动都不动只要抱。。。这个晚上的睡眠也稍微比前几天好了点。

今天是出疹子第四天,早上我看已经几乎没有疹子了。之前问过医生,打完流感疫苗有发烧的症状,但是很少有出疹子的。但我查了网上资料,也有打完流感发烧出疹子的,情况类似。而且那天看糕妈的文章也说她儿子打完疫苗发烧然后出疹子(我不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疫苗)。

之前群里的宝宝得急诊都是连续发高烧三天,然后出疹子的,等疹子出来三天就好了的。我不知道笑笑的这一次,是不是传说中的幼儿急疹,我也无从考证,因为我没有就医,好在笑笑好了。如果是,我很庆幸,没有他们一样的高烧三天或者好多天,这些个日子,对于妈妈和宝贝们来说,都是非常难熬的。

一个月之后,还要打流感的第二针,这个我还是有点恐慌,我不知道第二针对笑笑来说是不是又一次重复这样的过程,会不会再来一次“幼儿急诊”,如果是这样,我们要延续一周的精神不好,不吃不喝,我很担忧。不知道可不可以不打。如果打了这两针,只为了一个月的有效期不得流感,那代价真的有点大。。。

写给跟我一样有纠结症的新手妈妈看。但是每个宝宝的体质还是不一样的,仅作参考,希望每个宝宝都是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小天使!

幼儿急诊小贴士(资料摘自网络):

幼儿急疹(ES),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无性别差异,发病多在2岁以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潜伏期一般5~15天。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因。临床特征为高热3~5天,然后骤然退热并出现皮疹,即“热退疹出”。本病预后良好,均能自愈。病因

幼儿急疹一般会连续发热三四天,等发热退后才会出皮疹。但许多家长往往在孩子发烧的几天里,医院,这样是不可取的。如果已经明确诊断,只要按照医嘱在家护理,三四天后孩子就会慢慢好起来。

幼儿急疹起病急骤,常常是刚才还好好的,一会儿就烧起来了,尤其是小儿睡前一切正常,夜间突然发热,而且高热不退,许多家长很担心。

发热时孩子身上不出皮疹,发热退后才出皮疹。也就是说,小儿持续发热3~4天后,体温退了,身上会看到一些皮疹出现,其皮疹呈淡红色、针尖大小,最先见于躯干,然后延及全身,躯干最多,颜面、颈部也可见到,1~2天即可消退,退后皮肤上不留斑痕,家长不用担心。

幼儿急疹是一种较轻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较弱,一人一生只得一次,成年人不得,甚至1岁以上的小儿也不会得,它只发生在半岁左右的婴儿身上。

得了幼儿急疹,医院明确诊断,并遵医嘱,按时给小儿服药,在病情无大变化的情况下,不必因医院。应注意多给孩子饮水,要饮热水,或热米汤,让孩子出汗。只有出汗,体温才能退。

小儿急疹的主要症状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发热,甚至高烧39度,40度,还伴有腹泻等症状,大概三四天,烧退以后就会出现玫红色的小疹子,这就是小儿急疹。

宝宝急疹,就是人们常说的“烧疹子”,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染,常常在托儿所内传播,冬春季节最常见。发病年龄一般为生后6个月到两岁。

宝宝急疹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患儿突然高烧,体温可升至39--41度。患儿虽有高烧,但精神很好,有的可有轻微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高烧一般持续3--5天,体温便突然下降,在体温下降时出现皮疹,即热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疹子的特点是全身散在小红斑点,躯干较多,面部、肘膝以下较少。皮疹在24小时以内出齐,经过1--2天就可以完全消退。疹退后不留痕迹。出疹子的同时伴有脖子、耳后、枕后的淋巴结肿大,但无压痛,热退后持续数周逐渐消退。

幼儿急疹在皮疹出现以前,诊断较为困难,容易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给予消炎、退烧、止咳等治疗。家长不必担心,不会耽误患儿的病情,因为幼儿急疹一般很少有并发症,是一种急性而预后良好的出疹性传染病,患病后不需要特殊治疗。

家长了解了幼儿急疹的特点后,就会觉得幼儿急疹并不可怕,当6个月至2岁的小儿有不明原因的高热时,要想到有幼儿急疹的可能性。不必因高医院,避免交叉感染上其它疾病。要注意让患儿多喝水,吃易消化的流食,高热时及时服用退烧药,以防发生惊厥。当疹子出来后,病也就算好了。

(一般在这个年龄段,只要宝宝突然发烧两天的,都可以怀疑宝宝得了小儿急疹。宝宝发烧不用急,先物理降温,用冷毛巾给小家伙降温。一般出汗后,就容易温度降了。如果温度回复正常体温后出红点点,就一定是小儿急疹了。这时妈妈们就不用担心了。因为这种病是一出疹,病就是快好的了。)

小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以突起发热病。临床上,热退出疹为特点。本病古称“奶麻”、“假麻”,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流行病学特点: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属哪种病毒,尚未分离出来,本病多为散发,患者以6一18个月幼儿较多,6个月以内和2岁以上幼儿少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冬、春、秋季多发。病后可获较巩固的免疫,再次发病者少见。由某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这种病毒尚未分离成功。可能经空气飞沫传播。一般发生在2岁以内婴幼儿,以6个月至1岁的婴儿多见。冬、春季发病较多。潜伏期1~2周。起病急,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以上,伴有烦躁、咳嗽、呕吐、腹泻及咽红,在高热时可出现惊厥;发热3~4天后,在降温或退热后出现皮疹,呈充血性斑疹或斑丘疹,为该病的特征;颈部及枕后淋巴结轻度肿大;末梢血淋巴细胞明显增高,可达70%~90%。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主要采取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及退热药,烦躁及惊厥时可用镇静药。

症状习惯

区别:连续三天发急烧,高热可致39到40摄氏度。一般在三天后退烧,并有皮疹析出。病儿可获终身免疫。如果为6个月后小儿第一次突然发热,并且无流鼻涕,咳嗽,腹泻等症状,小儿精神,饮食状况尚好,则大部分可以判断为小儿急疹。确诊可以做病毒培养,检测HHV-6病毒。有些无经验或者训练不佳的医生看到婴儿咽喉发红,可能会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扁桃体发炎等,其实咽喉发红是很多病毒感染的特征,并不能作为确诊感冒等疾病的依据。

该病为传染病:年日本学者首次报告从患儿淋巴细胞中分离到人疱疹病毒6型,并证实其病原体。人疱疹病毒6型(humanhrpsvirus,HHV-6)为年新发现的第六种人疱疹病毒。研究提示疱疹病毒6型在人群中传播广泛,尤其在婴幼儿中,除了引起幼儿急疹外,尚可引起无皮疹的发热以及肺炎、脑膜炎、脑炎肝炎等疾病。现已知HHV-6有两个亚型HHV-6A及HHV-6B,两者的核苷酸序列相似,但在病毒复制流行病学和抗原组成等方面都有差异。研究表明疱疹病毒7型同样可以引起幼儿急疹病。HHV-6与HHV-7病毒极易从患者唾液和血液中检出,且发现在健康人群中的血液中也可长期存在。

措施

本病并不需要特殊措施,一般会自动痊愈,而且极少有后遗症。但是,在发烧过程之中,需要给婴幼儿补充充足水分,防止脱水。可以采用一些物理降温的办法,如温水澡,睡冰枕,温水搽额头、四肢等。要温度不高于40摄氏度,就没有必要采用药物降温。一般采用的药物有扑热息敏,泰诺等,但是不能采用阿司匹林。

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

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发热39一40度,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人可有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持续3一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但无压痛.在病程中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可达70%-90%.诊断依据: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有以下几点:

骤起高热,而其它临床症状较轻;颈.枕.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

临床特点

潜伏期:10~15天;前驱症状:一般无;好发季节:冬春季;好发年龄:2岁以下婴幼儿;皮疹特征:突发高热(39~40℃),持续3~5天后退热,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周围绕以红晕,类似风疹、麻疹或猩红热。皮疹先发于躯干,后向面部及四肢扩展,四肢末端及掌跖多无皮疹,粘膜无明显皮疹;预后:有自限性,经1~2日后退尽,预后较好;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先升高后减少,淋巴细胞可高达70%~90%。

治疗麻疹,药疹:

预防治疗:对症处理,高热时注意降温;

支持疗法:临床上有时可见周岁以内的小婴儿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烧,体温—般为高热。高烧时小儿精神稍差,有时出现轻咳、流少量清涕等症状。也有的无任何症状。当热退时精神好,嬉戏如常,一般纳食欠佳,大便正常。高烧一般在39℃左右,持续3天左右热退,随即皮肤出现红色较密集的皮疹,压之褪色,不痒。大约l~2天自行消退,其间小儿无任何不适,活动、饮食等日常生活均正常。因为本病有发烧、皮疹,故有的家长误认为孩子患了麻疹。其实这是由病毒引起的儿童特有的一种轻型发疹性传染病。本病好发于春季,但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一般情况下药物降温作用不大,最好采用物理降温,要是可采用不可让温度上升到40度,可用白酒擦小孩子的手心脚心,如果孩子不到一岁的话就不要用白酒或酒精,最好用冰袋。

鉴别诊断

麻疹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疹和发热可同时存在。

风疹 出疹前已发热6~24小时,高热同时发疹,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药疹 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治疗原则: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

一般治疗:患儿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适当应用阿斯匹林5一10mg/(kg/次),每日2一3次,一旦出现惊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

中医治疗早期治宜疏风解表

出疹期宜清热凉血。

及时退烧,没有其他特殊处理方法。中医认为本病初起多因外感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相搏,外发肌表。故应采用疏表清热之法。常选用芦根10克,金银花6克,野菊花8克,连翘10克,淡竹叶3克,黄芩6克,薄荷3克,丹皮5克等具有疏表清热,凉血解毒之品。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促进退烧,防止留有余邪的作用,水煎后每日分3~5次服用,每次喝30—50毫升。值得一提的是中药的熬制,这种药性的药物应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待开锅后,微火熬15分钟即可,这样可以保存药性,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也可用金银花10克,野菊花15克,贯众6克熬汤代水喝,同样有清热解毒透表之功效。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及时退烧,不留余邪。

预防和护理

在预防和护理方面,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周岁以内的小儿形气未充,发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不要带孩子去串门或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多,细菌及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相对比较高,这样小儿染上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周岁以内小儿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在能添加副食后要注意蔬菜的摄入。中医认为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饮食规律、丰富,纳食正常才能促使小儿很好的发育成长。身体强壮后,抗病能力自然会增强;在小儿发热期间,应多给孩子饮水,以温开水为佳,不要喝甜水。因为小儿发热时食欲欠佳,甜水会进一步影响小儿的食欲,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肥甘厚味会使气机壅滞,影响脾胃运化、消化功能;患病期间小儿体虚,应特别注意避风寒,慎勿汗出当风,那样会招受新邪而致病情反复。小儿发热汗出时,可用温热的湿毛巾或柔软的干毛巾给孩子擦拭,这样既可散热又很舒适。

幼儿急疹是一种轻型传染病,所以在冬春季节家长可以每天给小儿喝一袋板蓝根冲剂,用以加强小儿抵抗病毒侵袭的能力,预防疾病。本病一般病程较轻,预后良好。所以当您的孩子患了此病,也不必惊慌,按上述方法去做,一般都可痊愈,倘若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

本病应注意与麻疹鉴别: 幼儿急疹与麻疹不同之处在于本病症状较轻,患儿在发热期间精神、食欲均较好,它的特点是热退疹出,疹子在1~2天内自行消退。而麻疹大多精神倦怠,不思饮食,具有卡它症状等。当疹出时热势更盛,其疹子的发出一般是从头面、发际开始,遍及全身,出疹时间也比幼儿急疹长。临床上两种疾病的区分并不难。本病还应与风疹鉴别:风疹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发热较轻。一般38℃左右,伴见咳嗽,特殊的皮疹细小如沙,色淡红,并有枕后淋巴结及耳后淋巴结肿大。发病的患儿年龄以幼儿居多,也可见于学龄儿童。与本病鉴别主要是出疹时间,疹形及年龄。幼儿急疹是好发于1岁以内的小婴儿,皮疹鲜红,疹形比风疹大,且为热退疹出,故临床上不难鉴别。

特效药物

本病暂无疫苗。在极为少见的重症患者身上,有采用抗巨病毒的药物治疗方法

八:急诊前准备

一般,宝宝发生意外时,大多数父母都会惊慌失措,然后匆匆医院。医院,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或者应该做些什么。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处于一种很被动的状态。但是,如果我们能提前做出预案,并知道如何应对,那么,这个过程也许就不会那么令人惊心动魄了。

意外发生时,需要立即做什么?

*首先判断医院,因为不是所有的意外都需要在急诊室处理。

*医院,首先看看孩子能不能移动。如果意识丧失、呼吸困难、伤势严重,移动会增加痛苦和危险。这种情况下,应叫救护车。

*看一下手表。在紧急情况下,人们通常会丧失时间概念,但医护人员需要你提供孩子受伤的时间以及首先出现的症状。这对治疗来说非常重要。

*如果不需要救护车,你打算医院的话,最好叫上一个离你很近的亲戚或朋友。这样,他可以替你开车,而你可以在一旁安慰孩子,或者约好医院门口见面。他可以帮你打电话或填写就诊所需的各种表格。

看急诊,平时需要准备什么?

●在你的电话本上,医院医院急诊室或儿科医生的联系电话,同时记下急救电话或你当地的医疗救助电话。

●给孩子建立一个健康档案,详细记录孩子的健康信息:

○过敏情况;

○慢性病、特殊医疗需要、住院历史;

○孩子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使用剂量和时间等;

○孩子的免疫接种情况,如注射破伤风、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了医院急诊室的路线。如果可能的话,平时花点时间熟悉一下去急诊室的路线。当意外出现时,你会很庆幸自己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那儿。

急诊时,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等待时:安慰孩子,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让孩子知道你在身边陪伴他,抱着他,抚摸他;保持镇定,平静地和孩子交谈。在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避开急诊室常见的紧迫场面或痛苦的呻吟声。

*治疗时:当医生开始为孩子治疗时,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呆在治疗室来安慰孩子,但不要妨碍医护人员的治疗过程。如果你感到很难受,到治疗室外呆一会儿,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离开时:记清楚医生对孩子的诊断、所作的治疗、回家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记录小清单:病情描述、家庭护理要点、为孩子做治疗的医生的名字、所做的检查项目、使用的药物,以及孩子回家后出现哪些症状医院复诊等等。

*回家后:让孩子安心,告诉他正在好转,并表扬他在病痛时、治疗时的勇敢表现。向他解释病情以及还可能发生的情况。在随后的几天甚至几周内,对孩子的情绪变化要高度敏感,多拥抱和抚摸孩子,这会让孩子感觉舒服一些。

碎碎念:小编女儿奴一枚,爱下厨爱烘焙爱做衣裳(学习ing)爱可以为女儿做的一切,很多东西从0开始学,跟女儿一起成长。育儿的路上,我们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有兴趣的麻麻







































天津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中医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hyo.com/yfff/20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