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电子版三基144题

时间:2016-11-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第一章基础理论

1、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哪些

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骨连结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则是运动的动力。

2、试述脊柱的组成及其生理弯曲。

正常成人的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软骨、韧带和关节连接而成。从侧面观,脊柱呈颈、胸、腰、骶4个弯曲,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3、食管有哪些狭窄有何临床意义

食管有三个狭窄:第一个相当于食管的起始处,平第6颈椎下缘,距中切牙约15cm。第二个在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胸骨角平面或4-5胸椎之间高度,距中切牙约25cm。第三个位于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平面,距中切牙约40cm。以上狭窄是异物易于滞留的部位,也是肿瘤的好发部位。

4、呼吸系统包括哪些器官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临床通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肺内分支称为下呼吸道。(2)肺:由肺泡及肺内各级支气管组成。

5、试述膀胱的位置及正常容量。

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腔前部,耻骨联合后方。膀胱空虚时,膀胱尖不高出耻骨联合上缘。正常容量男性约ml,女性约ml。

6、男性尿道有何形态特点导尿时为何要上提阴茎

男性尿道长16―20cm,管径0.5―0.7cm。全长可分为三部:尿道前列腺部、膜部和尿道海绵体部。其形态特点为:

(1)三个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尿道结石易嵌顿于此。

(2)三处扩大:分别位于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舟状窝。

(3)两个弯曲:耻骨下弯位于耻骨联合下方,凹向上,固定不变;耻骨前弯位于耻骨联合的前下方,凹向下。

导尿时,将阴茎上提,尿道弯曲消失,整个尿道形成一凹向上的大弯,这就是导尿应采取的姿势。当器械通过狭窄和弯曲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顺弯曲推进,以免损伤尿道。

7、何谓腹膜腔

壁腹膜与脏腹膜互相移行,形成不规则的囊状间隙,称腹膜腔。男性腹膜腔是密闭的;女性腹膜腔则通过输卵管腹腔口、输卵管、子宫和阴道间接与外界相通。腹膜在脏器之间转折形成陷凹。女性有盲肠子宫陷凹和膀胱子宫陷凹;男性有直肠膀胱陷凹。

8、腹膜炎患者为何采取半卧位

腹膜炎患者采取半卧位,这是因为:(1)上部的腹膜面积大,吸收能力强,下部的腹膜吸收能力弱。(2)半卧位时,腹膜腔的炎性渗出物、脓液因重力作用积聚于下部陷凹。这样便于:外科处理,可在直肠前壁或阴道后穹窿进行穿刺或切开引流。(3)腹膜腔上部与胸膜腔下部仅以膈肌相隔,其他卧位易形成膈下脓肿,可穿破膈肌进入胸膜腔,引起急性脓胸。

9、脉管系包括哪些部分

脉管系是分布于全身的一套密闭的连续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组成。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

10、何谓体(大)循环和肺(小)循环

体(大)循环:起于左心室,止于右心房。当心室收缩时,动脉血自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其周围的细胞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然后由毛细血管流人小、中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回流至右心房。

肺(小)循环:始自右心室,止于左心房。体循环返回心脏的血液从右心房流人右心室。当心室收缩时,静脉血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血液与肺泡内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11、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常选用哪些静脉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通常选用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前额静脉等。

(1)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收集颅顶头皮的血液,汇人面后静脉。

(2)耳后静脉:起自颅顶后部的静脉丛,向下汇人颈外静脉,在耳廓后方与同名动脉伴行。

(3)前额静脉(滑车上静脉):在冠状缝处起于静脉丛,向下沿额骨表面垂直下降汇人面前静脉。头皮静脉穿刺应沿静脉向心方向刺人。

12、试述上肢浅静脉的行径和注入部位。

(1)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在桡腕关节上方,转至前臂屈面,沿前臂桡侧皮下上行,至肘窝处通过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吻合,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升,注入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收纳手和前臂桡侧掌、背面的浅静脉。

(2)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至前臂屈侧,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向上注入腋静脉。收纳手和前臂尺侧的浅静脉。

(3)肘正中静脉:短而粗,变异甚多,通常于肘窝处连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临床上常在此穿刺抽血或进行静脉注射。

13、试述大隐静脉的行径和注入部位。

大隐静脉在足的内侧缘起于足背静脉弓,经内踝前方,沿小腿、膝部和大腿的内侧上行,经卵圆窝注入股静脉。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之前,有五条属支汇入,即股外侧浅静脉、股内侧浅静脉、阴部外静脉、旋髂浅静脉和腹壁浅静脉。大隐静脉经内踝前方处,位置最浅,临床常在此作静脉穿刺或切开。

14、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与脑和脊髓相连的神经组织,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15、神经元(神经细胞)的基本结构,根据其功能可分哪几类

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它是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三类:即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16、大脑皮质主要功能定位于何处

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视觉中枢:距状裂浅层皮质。

听觉中枢:颞横回。

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大脑半球。(1)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2)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额下回后部;(3)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4)视感觉性语言中枢:角回。

17、内囊位于何处分为哪几部分

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共分为三部分:内囊前脚(额部),内囊膝,内囊后脚(枕部)。

18、内囊区出血为什么会出现“三偏”体征

(1)对侧半身的感觉传导通路在丘脑换神经元,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到达皮质感觉中枢。若内囊出血影响丘脑皮质束,则出现对侧半身浅、深感觉障碍(即对侧偏麻)。

(2)锥体束经过内囊,出血后,阻断了传导至对侧前角运动神经元、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的运动冲动,故出现对侧眼裂以下表情肌瘫痪,对侧舌肌瘫痪和对侧上、下肢肌中枢性瘫痪(即对侧偏瘫)。

(3)视辐射经内囊后脚,传导来自同侧眼球的鼻侧视野和对侧眼球的颞侧视野的刺激,如压迫右侧视辐射,则出现双眼左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19、何谓坏死分为哪几种类型

坏死是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底质膜崩解,结构自溶并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坏死分为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三个基本类型。

20、肉芽组织有何功能

肉芽组织的功能:(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症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21、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有哪些

(1)全身因素:①年龄;②营养。

(2)局部因素:①感染与异物;②局部血液循环;③神经支配;④电离辐射。

22、何谓动脉性充血可以分为哪几种

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动脉性充血分为生理性充血、炎症性充血、减压后充血。

23、何谓淤血形成淤血的原因有哪些

器官和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中而发生的充血,称为微静脉性淤血,简称淤血。形成淤血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

24、何谓漏出性出血引起这种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1)因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通透性增加,血液经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基底膜漏出于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

(2)引起漏出性出血的原因有:①血管损伤;②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③凝血因子缺乏。

25、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常见有哪几种类型

(1)血栓形成的条件:①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②血流状态的改变;③血液凝固性增高。

(2)血栓常见类型: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26、何谓栓塞栓塞有哪些类型

(1)血管内出现异常物质,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这种现象称为栓塞。

(2)栓塞的类型有血栓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脂肪栓塞、其它栓塞(肿瘤细胞、寄生虫及虫卵、异物)。

27、何谓炎症炎症的局部临床特征和全身反应有哪些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炎症的局部临床特征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症引起的全身反应常包括发热和末梢白细胞计数增多。

28、炎症蔓延扩散的途径和局部病理变化包括哪些

炎症蔓延的途径有局部蔓延、淋巴道蔓延、血道蔓延。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

29、肿瘤的扩散方式有哪些

肿瘤的扩散方式有两种:直接蔓延和转移。其中转移的途径有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种植性转移等。

30、何谓心绞痛其典型的表现是什么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骤增致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的表现为阵发性胸骨后部的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感,可放射至心前区。

或左上肢,持续数分钟,可因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而缓解消失。

31、何谓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不能完全缓解,伴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

32、急性白血病共同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发热、乏力、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

33、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大量的蛋白尿,每天尿中蛋白含量达到或超过3.5克;全身水肿;低蛋白血症,每升血浆清蛋白低于30克;高脂血症和脂尿。

34、何谓糖尿病的“三多一少”

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在临床上简称糖尿病的“三多一少”。

35、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哪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备的三个基本环节。

36、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通过性传播;输血或血制品传播;注射针头或医疗器械等传播;围生期传播;器官移植或职业性感染等传播。

37、伤寒病肠道的病理变化发展经历哪四期

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期、愈合期。

38、成人体内液体总量占体重的多少怎样分布

成人体内液体总量约占体重的60%。其中,约2/3的液体(约占体重的40%)分布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其余1/3的液体(约占体重的20%)分

39、何谓去大脑僵直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去大脑动物,会出现肌紧张亢进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40、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何特点

有三种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特点:(1)神经调节:是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2)体液调节: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持久、作用范围广。

(3)自身调节:涉及范围小(只限于该器官、组织和细胞)、幅度小、不十分灵敏。

41、血液有哪些生理功能

(1)运输功能;(2)缓冲功能;(3)维持体温相对恒定;(4)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5)参与生理性止血功能;(6)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

42、何谓牵涉痛

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例如,心肌缺血时,可发生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的疼痛;胆囊病变时,右肩区会出现疼痛;阑尾炎时,常感上腹部或脐区有疼痛。

43、血浆渗透压有哪几类各有何作用

血浆渗透压分为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44、何谓等渗溶液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室使用的各种溶液中,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等。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在哪里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hyo.com/jbzd/23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