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病(即淋巴腺肿大)可由淋巴和浆细胞增生,炎症或淋巴和转移性肿瘤等多种因素引起。淋巴结抽吸的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易于操作,而相对来说侵入性较小且成本也不高。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细胞学检查结果再加上临床病史和体检结果,可以提供一个快速的准确诊断。 淋巴结抽吸步骤 首先要选择采样位置。 如果多个淋巴结肿大,应避免下颌骨淋巴结取样,因为它们往往是增生性的,有一定程度发炎。其他容易采样的外周淋巴结包括腿弯部和肩胛骨前淋巴结。极度肿大的淋巴结也不应采样,因为坏死或出血可能妨碍采样和准确评估。 抽吸方法。 淋巴结样本应该用21或25号针头采用抽吸或非抽吸技术收集。抽吸技术使用21或25号针头与12-20ml注射器连接,而对于非抽吸技术,只用针头刺穿淋巴组织,使用针头的切割动作收集样本。制作涂片前将针头连接到注射器上。如果只收集到少量样本,可以先去掉针头,注射器吸入空气,再接上针头,最后小心地将少量样本分到多个干净的载玻片上。 建议在淋巴结内针头多调整几个方向,确保获得代表性的抽吸物。只需要少量的采样材料。 样品处理。 获得样本后,使用干净排空的注射器将样本喷涂在洁净载玻片上。应该使用另一张推玻片轻柔地分散细胞,使之形成一个单细胞层。 制片过程中常见错误: 未能将载玻片上细胞均匀分散:导致涂片太厚 在推玻片上施加压力太大,导致细胞破裂。破碎的细胞可能无法做有效评估。 应该用铅笔或专门用于标记样本的记号笔标记清楚。染色前,应在空气环境中干燥。 涂片不应存放在冰箱或暴露于福尔马林,因为冷藏环境下的冷凝水可以裂解细胞,福尔马林气体会妨碍染色。 玻片染色 由于其他染色,流式细胞术确定的免疫表型和克隆测试有时可能有助于检测病原体,确定细胞谱系或支持肿瘤诊断,因此建议保存几个未染色的玻片。 罗曼诺夫斯基型染色剂(例如瑞氏,瑞氏—吉姆萨,迪夫快速染色或类似的商业快速染色剂)可提供良好的色彩对比度,清晰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节,并且可以染色大多数病原体。 如果玻片是送到参考实验室做分析,那么动物的特征描述,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淋巴结肿大的程度和范围应在报告中详细描述。 图1、正常的淋巴结 大多数(85%-95%)的细胞(灰色箭头)是小淋巴细胞(即小于嗜中性粒细胞[蓝色箭头]),圆形细胞核,浓缩的染色质;不明显的核仁;少量的苍白细胞质,导致核质比(N:C)很高。偶尔可见中间型淋巴细胞(红色箭头)与嗜中性粒细胞大小相似,染色质浓缩程度较低,细胞质略多。偶见大淋巴细胞(有时称为淋巴母细胞)(黑色箭头)比嗜中性粒细胞还大,细腻的点状染色质和核仁,中等量的嗜碱性细胞质。大量的红细胞表明血液污染。(瑞氏—吉姆萨染色,放大倍) 图2、淋巴结周围脂肪抽吸 上图说明抽吸时同时吸入脂肪可导致淋巴细胞破裂,并导致涂片无诊断意义。脂肪细胞是具有小椭圆核(黑色箭头)的大细胞,浓缩染色质和大片的透明细胞质。破裂的淋巴细胞表现为一团粉紫色的染色质或裸露的细胞核(红色箭头)。由于没有完整的细胞质和核膜,无法评估淋巴细胞。当玻片主要是脂肪组织时,推荐采集其他肿大的淋巴结或在同一淋巴结的其他部位重新采样。(瑞氏吉姆萨染色,放大倍) 图3、唾液腺抽吸。 由于距离较近,下颌淋巴结采集样本时,可能会错误吸入下颌唾液腺。在这个样本中,应注意来自黏液的红细胞如何按线性排列(有点类似农田里干草垛)。唾液腺上皮细胞(黑色箭头)单独出现或以小簇集群形式排列,特征是丰富的空泡状嗜碱性细胞质和具有浓缩染色质的圆形核。注意这些上皮细胞比右下角的嗜中性粒细胞大得多(红色箭头)。(瑞氏吉姆萨染色,放大倍) 图4、抽吸物显示浆细胞增生和巨噬细胞炎症 三个巨噬细胞(黑箭头)的特点是丰富的空泡细胞质和不规则形状细胞核,中等的浓缩染色质。四个浆细胞(红色箭头),大小与嗜中性粒细胞(蓝色箭头)相似,偏心细胞核,浓缩染色质和通常包含细胞核周围空白区(高尔基区)的大片深度嗜碱性细胞质。此外,还存在许多小淋巴细胞,中间型淋巴细胞(黄色箭头)和几个红细胞。浆细胞增生可以随抗原刺激不断发展。巨噬细胞炎症可归因于传染病原体(例如,真菌,原生动物,分枝杆菌或藻类感染),血管炎,慢性炎症和出血或溶血。(瑞氏吉姆萨染色,放大倍) 图5、淋巴和浆细胞增生。 注意与嗜中性粒细胞(灰色箭头)相比,2个大淋巴细胞的大小(黑色箭头)。注意在这张涂片中,中性粒细胞颗粒染色更表现出嗜酸性,但不如嗜酸性粒细胞颗粒那样突出(见后面的图7和图10)。其中有两个浆细胞含有许多独特的清澈的内含物(红色箭头);这些浆细胞被称为Mott细胞,也就是细胞质包含内含物(即拉塞尔小体)。拉塞尔小体典型为圆形,但在大小、形状和颜色上变化很多,并且可以由抗体生产过程中粗面内质网的扩张产生。同时还存在许多破碎的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红血细胞中线条曲折的折射区是一种常见的伪影。(瑞氏吉姆萨染色,放大倍) 图6、芽生菌病引起的混合炎症。 大多数细胞是嗜中性粒细胞(红色箭头),由于它们已退化,并且为更清楚显示酵母型皮炎芽生菌(灰色箭头)嗜中性粒细胞略微偏离焦点,所以难以辨认。这些大型真菌微生物具有常见染色的独有特征:大尺寸(直径10-20μm),蓝色(极嗜碱性)和广泛出芽(如此处所示),清晰的厚细胞壁。还有几个巨噬细胞(黑色箭头)。以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为特征的混合性炎症是芽生菌病的典型特征。(瑞氏吉姆萨染色,放大倍) 图7、伴有浆细胞增生的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炎症。 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可以表明炎症。嗜酸性粒细胞高比例的存在可能与超敏反应,寄生虫感染,肿瘤(例如肥大细胞瘤)或副肿瘤综合征有关。如上图所示,炎症可伴有淋巴和浆细胞增生,这取决于抗原刺激的类型。还有许多小淋巴细胞,几个中间淋巴细胞(红色箭头)和巨噬细胞(黑色箭头)。同时看到几个浆细胞(白色箭头)和嗜酸性粒细胞(黄色箭头)。(瑞氏吉姆萨染色,放大倍) 图8、淋巴瘤。 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犬淋巴瘤形式,其特点是淋巴细胞直径大于嗜中性粒细胞(黄色箭头)。染色质清晰,明显可见一到多个突出核仁。右上角(黑色箭头)可见有丝分裂象。这些大细胞常常是脆弱的,涂片背景(红色箭头)中可能有细胞质碎片(有时也称为淋巴腺小体)。淋巴瘤诊断可能会和增生反应相混淆。涉及小淋巴细胞或中淋巴细胞的淋巴瘤的细胞学诊断可能更具挑战性,常常需要活检,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或基于DNA的测试来确认。(瑞氏吉姆萨染色,放大倍) 图9、转移性癌。 局部淋巴结的抽吸可能有助于确定肿瘤是否已经转移,如上图所见。肿瘤细胞(红色箭头)形成典型的上皮来源细胞凝聚簇集状态,并表现出许多恶性特征:细胞核圆形,表现出中度的核大小不均(细胞核大小变化不一以超出组织正常界限),点状染色质,并看到单个突出核仁。这些细胞具有中等量的灰蓝色细胞质,具有清晰的点状液泡。主要是小淋巴细胞和个别的中间型、大淋巴细胞,证实抽吸物确实是从淋巴结抽吸获得。当淋巴结被癌细胞占据时,淋巴细胞也可能不存在。(改良的瑞氏吉姆萨染色,原始放大倍率x)。 图10、淋巴结抽吸获得的转移性肥大细胞瘤。 局部淋巴结的抽吸往往是肿瘤分期的一部分。正常和增生淋巴结中可能会发现少量肥大细胞,但大量的肥大细胞,非典型肥大细胞或肥大细胞聚集就会支持转移性肿瘤疾病的诊断。请注意,肥大细胞(红色箭头)很大,并有细腻到点状染色质的单一细胞核。在一些肥大细胞中突出的核仁非常明显。嗜碱性细胞质含量中等,伴有数量不定的均匀到粗糙的紫色颗粒。在转移性肥大细胞肿瘤中,淋巴结内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黑色箭头),因为肥大细胞会释放针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化学引诱物。背景中存在的粉红色和紫色颗粒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破裂所致。同时还有一些正常的小淋巴细胞(灰色箭头)。临床中需要记住,有的肥大细胞用商业染色剂(例如Diff-Quik)染色很差,这使得检测转移性肥大细胞瘤更加困难。(改良瑞氏吉姆萨染色,原始放大倍) MaxeyWellman,DVM,MS,PhD,DACVP(ClinicalPathology),TheOhioStateUniversity M.JudithRadin,DVM,PhD,DACVP(ClinicalPathology),TheOhioStateUniversity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安贝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