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会发现耳后、颈前或下颌处,摸到绿豆或黄豆大小能够活动的“疙瘩”。那么这些疙瘩是什么呢?如何鉴别正常与否呢?其实这些是淋巴结,这时候就应该注意是否患上了耳后淋巴结肿大。 医师观点: 倪先锋 微问诊医药师团成员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淋巴是起什么作用的? 淋巴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细胞,它既有杀灭细菌病毒的能力,也有抵抗肿瘤细胞的能力。而淋巴结,则是由淋巴细胞集合而成的,一般呈豆形,是阻止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和有害物质通过的重要屏障。 淋巴结很小,一般不超过0.5cm,表面光滑柔软,其中的淋巴细胞可以杀灭细菌、病毒等入侵人体的有害微生物。所以,当有害物质通过淋巴结时,就会引起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增生,表现出淋巴结肿大的症状,这实际上也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它防止了有害物质的入侵,阻止癌细胞向胸腔扩散,尽最大限度保护我们的重要器官:肺脏。 然而,耳后淋巴结长期肿大,则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征兆,特别要警惕的是这样一种恶性疾病:鼻咽癌。 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转移很快,发病的早期会转移到耳后淋巴结上,70%的患者会表现出耳后淋巴结肿大。鼻咽癌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一般是不痒不痛的,摸起来质地较硬,推的时候,会感觉有粘连固定感,淋巴结内还有血液流动。 随着症状的恶化,时间的推移,耳后的淋巴结会越长越大,并逐渐向颈肩、锁骨部位扩散,引起颈肩和锁骨的淋巴结肿大,此时病症就已经比较严重了。如果不及时进行放化疗,肿瘤细胞就会逐渐往下,一直扩散到肺部,甚至造成继发性肺癌。 除了淋巴结肿大以外,鼻咽癌的患者通常还伴有持续性头痛、鼻出血等症状,但在早期,鼻腔内可能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就算用鼻内窥镜检查,也只会看到鼻粘膜轻度增厚,需要活检才可以确诊。 临床上,常把鼻咽癌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误诊为淋巴结核的情况。虽然医学上对淋巴结核的诊断有严格的标准,但结核防疫中心还是会常常误诊。为了避免误诊情况出现,当您发现自己的耳后淋巴结开始肿大时,可以这样处理: 1仔细按摩仔细按摩肿大的淋巴结,观察质地是否柔软,能否移动,有无疼痛感。如果是质地柔软,能活动的,按之感觉疼痛,那么一般问题不大,可能是淋巴结炎。医院就诊即可。 2就医时挂耳鼻喉科一旦出现耳后淋巴结肿大,最担心的就是患上了鼻咽癌,因此挂耳鼻喉科,就可以先确诊是不是鼻咽癌。因为这种癌症的转移速度很快,如果确证了就可以马上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如果不是鼻咽癌,那么耳鼻喉科医生也可建议做其他检查,看到底是什么病。 耳鼻喉科的医生,一般都对鼻咽癌引起的耳后淋巴结肿大相当熟悉,看一下、摸一下就知道个大概,再结合鼻内窥镜检查,看鼻咽部有没有增厚的情况,结合活检,即可知道是或不是。如果鼻咽部位没有异常,医生也会在肿大的淋巴结处取样活检,来排除其他恶性肿瘤,或者建议做结核菌素实验。 因此,看耳鼻喉科可以使我们在重大疾病面前少走弯路,尽早治疗。 3肿大的淋巴结没有溃烂不能切除淋巴结是人体的防御器官,也是抵抗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屏障。如果淋巴结本身没有溃烂,就说明其功能尚存,不能随便切除。 淋巴结炎一般采用抗炎治疗,淋巴结核则可以采用抗结核治疗。 如果是鼻咽癌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就需要采用放射疗法加化学疗法进行治疗。化学疗法是全身性的,使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从而杀灭全身癌细胞,包括病变部位;放射疗法是一般是局部的,通过精准定位,杀死病变部位癌细胞,以达到定点清除的目的。 很多事实已经证明了,不切除肿大的淋巴结,采用放化疗后鼻咽癌的预后良好,淋巴结的功能也完全可以恢复正常,更能够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相反,切除淋巴结后,癌细胞很容易扩散到肺部,生存期也会缩短。 4遵医嘱,但要有所坚持如果你对医生的诊断结果有疑问,要坚持向医生说出自己的疑问,寻求合理解释。 例如: 1、耳后淋巴结肿大但无溃烂、无起泡,结核菌素实验中度阳性,但医生做出了淋巴结核诊断时,我们要做出合理怀疑,避免误诊; 2、如果淋巴结没有溃烂,但医生要求切除时,要坚持向医生说出自己不切除的理由,因为现在的医学完全可以对淋巴结精准定位,放射治疗,必医院再行诊断。 总之,如果发现耳后淋巴结肿大,请不要忽视。尽早诊断治疗,才是正道。 切记,一定要看耳鼻喉科! 白癜风怎么治疗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