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儿时的“痄腮”吗?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腮腺炎 记得小伙伴们脸颊两侧那厚厚的黑膏药吗? 从我记事起,这些事情就很少见了 是大家免疫力普遍提高了 还是痄腮被消灭了呢? 其实就是腮腺炎又叫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易发,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病毒首先侵入口腔黏膜和鼻黏膜,病毒对腮腺有特殊亲和性,因此进入口腔后即经腮腺导管而侵入腮腺。 流行性腮腺是以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这个“痄”字,就把它的特点给全覆盖了:“肿、痛而且起病迅速”。它们大多发病急,伴腮腺肿大,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敏,尤其是酸性饮食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痛感明显。腮腺病毒在腺体内增生后再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累及其他组织。各种腺组织如睾丸、卵巢、胰腺、小肠浆液造酶腺、胸腺、甲状腺等均有受侵的机会,脑、脑膜、肝及心肌也常被累及,因此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严重的时候会伴随着多系统的并发症,尤其是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并发症。 今天下午18:00——19:00点 《大医生来了》节目 邀请了乌医院医院 呼吸科主任刘耘 就“腮腺炎"和"颈部淋巴结炎" 的知识为大家答疑解惑 您在收听节目的同时 也可以拨打栏目热线- 向医生咨询您的困惑 刘耘 乌医院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 全国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棠医学联合体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 新疆结核及感染专业委员会常委 曾任乌鲁木齐医院感染科主任,年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年,擅长小儿感染性及呼吸道常见疾病。 以前一直有“得过腮腺炎就终生免疫不会再得”的说法,为何有部分孩子还会得第二次?第三次? 有些传染病在接种了疫苗之后,有少数孩子仍可能会发病。但是如果孩子体质很好,但接种疫苗的时间已比较长了,疫苗的保护力下降,或者这时他(她)接触到一个腮腺炎患者的病毒量很高,那这个体质好的孩子也有可能被传染。 既然打了疫苗仍可能感染,是不是就说明没有必要打疫苗了? 专家们一致认为,疫苗还是有必要打的,他们从临床观察看,无论是水痘、风疹,还是腮腺炎,接种了疫苗后感染的孩子和没有接种疫苗的孩子相比,发病的症状较轻,病程也较短,孩子没有那么辛苦。 我们通常说的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由病毒感染引起腮腺炎后身体会产生抗体,以后再次接触到这种病毒时,身体有了自我保护能力,不会再引起感染。 但有些时候,细菌感染也会引起腮腺炎,病毒感染形成的抗体对细菌是没有防护作用的,所以会出现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腮腺炎。 这种情况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紊乱的孩子。孩子的腮腺导管或开口处不通畅,也可能反复患腮腺炎。 腮腺炎如何预防? 隔离患者,是最有效的手段,需隔离患者直到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其次就是接种疫苗,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腮腺炎活疫苗与麻疹、风疹疫苗同时联合使用,名称就叫“麻腮风”三联疫苗;其预防感染的效果小儿可达97%,成人中可达93%,免疫后腮腺炎病毒的中和抗体至少可保持9年。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除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外,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在气雾室内进行)效果也很不错。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开窗通风,勤换洗被褥,多食蔬菜,避免感冒,适量户外运动,增强抵抗力。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也要从小养成。 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除了治疗以外,更重要的是平时对疾病的预防,以及日常生活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家庭的希望,保护好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养成科学、卫生的个人习惯,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周一至周五 18:00-19:00 (北京时间) 欢迎收听由曾月 为您带来的 《大医生来了》 编辑:王鹏/审核:明涛/监制:陈秉科李秋玲 FM88.2 感恩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