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常见于7岁以下小儿,多属于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 在中医看来,肠系膜淋巴结炎在祖国医学中当归属于“腹痛”的范畴,认为小儿脾胃薄弱,经脉未盛,常被各种病邪所干扰,凡外邪内侵,或饮食不节,或脾胃虚寒,或情志内伤,致使脾胃运纳失司,肠腑壅滞不通,而引起腹痛。 在西医学中,一般认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因为呼吸道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分支分布,以回盲末端及回盲部的淋巴结最为丰富(即右下腹),加上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屏障作用较差,故呼吸道、胃肠道的细菌病毒常累及至肠系膜,小肠内容物因回盲瓣的作用,常停留在回肠末端,因此细菌、病毒常由此侵入回盲部的淋巴结,从而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 (图片源于网络) 临床诊断标准 国内常用的临床诊断标准为: ①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史; ②发热、腹痛、呕吐、腹泻或便秘; ③腹痛发作间歇期多数患儿感觉良好,经解痉、驱虫、保护胃黏膜治疗无效; ④腹痛以右下腹及脐周多见,部位不固定; ⑤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 治疗 西医针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常根据病原给予抗炎、抗病毒治疗,并根据发热、腹痛等症状予以对症治疗。中医治疗常以调理气机、行气止痛为原则,以清热祛湿、消食导滞、健脾化积等治法辨证论治,常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在教大家几个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常用的穴位。 1.一窝风 定位:在手背,腕横纹中央之凹陷中。 操作:令患儿手掌向下,医者以左手托患儿手,使手略向上屈,再以右手拇指或食指掐之,继以揉之。 作用:温经通络散寒,止腹痛。 2.清胃经 定位:在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称为清胃经。 作用:清中焦湿热,消食和胃,降逆止呕,除烦止咳。 3.揉板门 定位:在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医者用左手托住患儿之左手,用右手拇指或食指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上做揉法。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除腹胀,止吐泻。 4.掐揉四横纹 定位: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节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继以揉之,称为掐四横纹。 作用:调和气血,消胀散结,退热除烦。 5.顺摩腹 定位:在腹部。 操作:用掌面或四指顺时针摩之,称顺摩腹。 作用:消食化滞,健脾止泻,通便。饮食与护理 《黄帝内经》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注意饮食是防治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1)减少油腻食物及肉类的摄入,宝宝6~12个月肉类建议摄入:25~40g/天。 (2)适量食入海鲜。 (3)忌食寒凉冷饮。 (4)控制零食。 医院小儿推拿科友情提醒各位爸妈,尽量给宝宝少用药和抗生素,减少对宝宝二次伤害,用中医的方法——小儿推拿,让孩子增强抵抗力,少生病,少用药!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为了宝宝健康,请相信专业的小儿推拿! 医院小儿推拿科,为方便广大家长需要今增设晚班至7:30!现推出转发此文章到朋友圈并且集赞38个可免费推拿一次! 医院小儿推拿科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