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击垮大明王朝的一记重拳

时间:2018-4-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大明王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其灭亡原因一直为史学家所探讨,为人民惋惜,现代人对他灭亡的原因基本分析如下:史学家认为:皇帝昏庸无能。明朝后期,皇帝多是荒淫无能之徒,有好道教的,有沉溺女色的,甚至有喜欢当木匠的。崇祯虽有治天下之心,却无治天下之才,而且他生性多疑,刚愎自用。法学家认为:官场腐败。明中后期,贪官横行,暴吏无数,朋党之争,宦官专权,杀忠臣,刮民膏,还勾结敌国,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学家认为:明朝人口爆炸的厉害,人口达到一亿,但是当时的生产资料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导致饥民暴动不断。经济学家认为:明朝中后期,开放海禁,人民开始远洋,外来资本主义冲击导致明朝白银大量外流,导致最后明朝后期国贫民弱,后期连军饷都发不出。气象学家认为: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地球出现了小冰河时期(是一千年内最冷的时候)对大明这样的农业王朝沉重打击。加上耐寒农作物土豆在中国还没有大量推广,农作物减产无法养活百姓。(所以小编经常和我媳妇说土豆改变世界)。那么作为一个医学生我今天要和大家说说害死明朝灭亡的另一个原因——鼠疫据夏燮的《明通鉴》记载明崇祯十六年:“京师大疫,死者无算,染病死亡之多,无法计数”。《崇祯实录》也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上述官方记载说明:当时的大瘟疫,势态极其严重,北京城死亡人数之多,竟达无人收尸的境地——“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殓者”。据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所记,当时内外城墙上共有十几万个防守垛口,以前每个垛口都有士兵守着。在大疫之后,官兵死了近一半,一个士兵要守三个垛口。而逃过鼠疫,剩下的这五六万士兵也多是体弱病残者。据台湾著名明史专家邱仲麟的估算,自鼠疫始至李自成攻破北京,约20万北京人殒命,约占当时北京总人口的1/5到1/4。在这样的情况下,驻守京师的明朝军队自然无法幸免。据历史记载,此时北京内城上平均五个城垛才有一个士兵(其中还有几千太监混在其中),瘟疫中的守城明军“鸠形鹄面,充数而已”。这样的一支军队,又如何抵挡得了李自成部队呢?为何鼠疫如此厉害能够击败大明精锐之师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鼠疫的凶险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传播途径1.鼠蚤叮咬: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2.呼吸道感染: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3.皮肤感染: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患者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4.消化道感染: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临床分型(1)轻型:有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痛,偶可化脓,无出血现象,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2)腺型: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发病时即可见蚤叮咬处引流区淋巴结肿痛,发展迅速,第2~4天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由于淋巴结及周围组织炎症剧烈,使呈强迫体位。如不及时治疗,肿大的淋巴结迅速化脓、破溃、于3~5天内因严重毒血症、继发肺炎或败血症死亡。治疗及时或病情轻缓者腺肿逐渐消散或伤口愈合而康复。(3)肺型:可原发或继发于腺型,多见于流行高峰。肺鼠疫发展迅猛,急起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数小时后出现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与发绀迅速加重。肺部可以闻及湿性啰音,呼吸音减低,体征与症状常不相称。未经及时抢救者多于2~3天内死于心力衰竭、休克。临终前高度发绀,皮肤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4)败血症:可原发或继发。原发者发展极速,全身毒血症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出血现象严重。迅速进入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抢救不及时常于24小时至3天内死亡。(5)其他少见类型①皮肤型疫蚤叮咬处出现疼痛性红斑,迅速形成疱疹和脓疱可混有血液,可形成疖、痈。其表面被有黑色痂皮,周围暗红,底部为坚硬的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疱疹,类似天花或水痘。②眼型病菌侵入眼部,引起结膜充血、肿痛甚至形成化脓性结膜炎。③咽喉型病菌由口腔侵入,引起急性咽炎及扁桃体炎,可伴有颈淋巴结肿大,可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但咽部分泌物培养可分离出鼠疫杆菌,多为曾接受预防接种者。④肠炎型除全身症状外,有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便、粪便中可检出病菌。⑤脑膜炎型可为原发或继发,有明显的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为脓性,涂片及培养可检出鼠疫杆菌。鼠疫以病情重、病程短、流行快、死亡率高四大特点被列为烈性传染病之首。腺鼠疫的死亡率为20%~70%,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死亡率则几乎为%,何况在当时大明王朝对于鼠疫的治疗基本为无。即使是在现代鼠疫也被定位甲类传染病(另一个是霍乱,就这俩),要求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在大明朝时期,对瘟疫的治疗还是根据《伤寒论》来治疗的,当时有一位叫吴有性(字又可)的医生推出自己的观点,大胆提出了“疠气”致病之学说,强调这种病属温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于天地间存在有一种异气感人而至,与伤寒病绝然不同。不论从病因、病机到诊断、治疗均有区别,使其与伤寒病分开另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并著有《瘟疫论》,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对后期传染病的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但是当时他起到的作用还是很有限,一者被视为异类,二者确实没有很好的药物治疗,主要还是隔离预防。在此向大家推荐一部由冯远征老师主演的电影《大明劫》,比较真实全面的讲述了当时明朝灭亡内因外缘。也许有人说即使当时北京城内没有鼠疫,在李自成大军压境,大明王朝也保不住。对此我还真要说不一定,因为在年前即公元年当时经历了土木堡之变的明王朝,遭遇了瓦剌十数万铁骑围京(情况比李自成的还要危急),这些铁骑的战斗力可不是李自成的农民杂牌军可比的,但当时明军在于谦老师的带领下,成功击退了瓦剌部,使得大明王朝再延年。(我说的是这个于谦老师)不是这个因为连李自成自己也没有想到能拿下北京城,李自成兵临城下之际,还派出太监杜勋为使与崇祯议和,开出的条件是:“议割西北一带分因而王,并犒劳军银百万,退守河南,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招兵助制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因为李自成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百万流民绝对不是十万京城守卫军(一般是王牌中的王牌,类似我们现在守卫北京的卫戍区部队)的对手,但是他没想到,偏偏有鼠疫帮他杀掉了大明守军。大明王朝的灭亡,可能是很多原因导致的综合结果,但是当时京城的鼠疫必定给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一记重拳。作者:沈醉页面编辑:一志审校:救赎之力大明灭亡鼠疫功不可没

赞赏

长按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hyo.com/jbby/86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