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多变,警惕小儿川崎病每逢季节变换时节,天气变化多端,冷热不均,一方面容易引起人体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又会造成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家长要特别警惕一种称之为“川崎病”的小儿急性出疹性疾病。 当小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口唇红肿、杨梅舌、眼结膜红肿、皮肤红斑、颈淋巴结肿大等系列改变时,应当考虑到“川崎病”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行血常规和血清抗体检查。 一、什么是小儿川崎病 川崎病也就是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由于该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们重视,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这种病情好发于5岁以下的孩子,因为“川崎病”是不断发烧,因此家长们都会把它当作发烧来对待,认为只要挂挂盐水就没事了,这种病情一旦拖久了就会引起心血管损害,到后来会引起冠状动脉损害,严重心血管病变,甚至死亡。 二、判断是否患有川崎病的六个特征 1、5天以上持续发烧,占全部患者的94%—%。发烧大多38度以上甚至40度。与上呼吸道感染相比,川崎病患者发病初期一般状态不佳,食欲不振,精神不好,多数在发病时就比较严重。 2、双眼球结膜充血,占全部患者的86%—90%。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没有眼部分泌物。 3、口唇和口腔的表现:口唇红肿潮湿、口腔粘膜弥漫性发红、口唇皲裂、杨梅舌。 4、颈部淋巴结肿大:该症状是所有主要症状当中出现频率最低的一个,两岁以下患儿出现的比例可以低到50%,很多两岁以下患儿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5、多形性皮疹:皮疹呈多形性,没有水疱或痂皮。红斑或者是渐渐消退,或者是形成更大的斑,像地图一样。另一个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在发热的同时,其它部位出现皮疹之前,在卡介苗接种部位出现显眼的红斑。 6、四肢末端的变化:急性期掌心和脚心出现红斑占87%—95%,硬肿占75%左右。恢复期手指和脚趾尖开始片状脱皮,与其他主要症状先后出现,手心和脚心红肿,如同冻疮一样硬肿。发病的第10天到15天,开始出现手指和脚趾的片状脱皮。 对川崎病的诊断比较简单,6个症状中只要出现5个就可以诊断。如果6个症状中只出现4个,但通过超声心动检查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冠状动脉瘤(或动脉扩大),在排除其它疾病的基础上可以确诊。 除上述6个主要症状外,川崎病还会出现其它的症状和体征,如腹泻、呕吐、腹痛、胆囊肿大、麻痹性肠梗阻、轻度黄疸、血清转氨酶值上升等消化道改变;心脏杂音、心音减低、心电图PR间期延长、心律不齐等心血管表现。 三、川崎病的并发症 川崎病急性期发热等症状经适当治疗可以恢复,但该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以冠状动脉改变最常见,发生率在20-25%。有一部分病人在急性期发生心肌炎或冠状动脉瘤血栓形成、破裂导致心肌梗塞而死亡。部分病人发病后期冠状动脉管壁狭窄,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致死或致残。另外,冠状动脉损害还可能是未来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之一。 川崎病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在孩子发病12天以内都算及时,在发病5—9天内得到治疗则效果更好。 四、5类发烧的孩子要警惕川崎病 由于家长的医学知识有限,无法完全按照医学标准来诊断,专家建议家长在孩子发烧时细心观察,5类发烧的孩子要警惕川崎病: 1、发烧并伴有皮疹的孩子,皮疹一般在发病后2-3天出现; 2、发烧并伴有嘴唇通红并皲裂,舌头红肿的孩子; 3、发烧伴有双眼球结膜充血的孩子,一般起病第3-4天出现; 4、发烧时手脚肿,烧退后手脚脱皮的孩子; 5、发热并伴有淋巴结肿大的孩子。 五、中医的治疗方式 目前,川崎病西医明确的治疗方案是急性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抗炎,恢复期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一般都有很好的效果。 川崎病属于中医温热病的范畴,总的治则是: 早期宜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我们常用退六腑腑,清大小肠,清肺平肝,顺摩腹,下推七节骨,疏通膀胱经,疏通肝胆经。 中期宜清热养阴,取天河,补肾阴,分阴,三阴交,涌泉,肾腧,命门,血海,疏通肝胆经。 后期宜益气养阴。关元,气海,血海,三阴交,取天河,补肾阴,分阴,补脾,揉板门,摩腹。 并且治疗期间多喝开水。忌吃煎炒辛热的食物。 {辟谷养生堂-成人养生、小儿推拿培训中心} 联系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