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乳腺癌患者的自述值得每一位女性反思

时间:2016-11-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乳腺癌简介

乳腺癌的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与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早、高龄初产、未经产、闭经晚、电离辐射、乳腺囊性增生病、避孕药使用、营养状态等相关。趋势,可能与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干预、乳腺照片的普查推广及乳腺癌治疗的进步相关。

  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其他乳房疾病。伴有乳腺小叶或导管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者,可增加乳癌发病的危险,后者的危险度比正常人群增加4.3倍,且与乳癌家庭史有协同关系。

  4.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未生育者与生育妇女的相对危险度高。

  7.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口服避孕药。

  9.食物饮酒:营养过剩和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高热量饮食将增加乳癌发病的危险性。

  10.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1.放射线作用:易提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12.精神因素:焦虑、紧张可抑制抗癌瘤的免疫。

乳腺癌的症状

  早期症状:

  多无自觉症状,最早的症状是洗澡、换衣服的时候,患者自己发现一边的乳房有一个不痛,会慢慢变大的硬硬的肿块。肿块最多是在外上象限(靠近胳膊窝),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靠近胸口)。

  晚期症状:

  1、酒窝征:乳房皮肤出现像酒窝一样的凹陷的坑;

  2、橘皮样改变:皮肤失去光滑,皱皱的像橘子皮;

  3、皮肤癌性溃疡:有很难愈合的溃疡伤口;

  4、皮肤卫星结节:大肿块的四周围绕着散发的硬性结节;

  5、乳头回缩:乳头凹进去乳房里面;

  6、乳头溢液。

检查

乳腺癌的检查

  1、X线检查:

  乳腺X线摄片主要适用于有临床症状的3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在X线片上的主要特征:肿块或结节病变,簇状钙化.乳导管造影中导管不规则及充盈缺损。

  2、超声显像检查:

  乳腺超声检查具有无损伤性,对于鉴别乳腺腺体内囊性或实性肿物具有很高的价值,亦可应用于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物穿刺活检术以协助诊断。对小于25岁未曾生育的女性,主要应行B超检查。

  3、热图像检查:

  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4、近红外线扫描:

  近红外线的波长为~mu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

  5、CT检查:

  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6、肿瘤标志物检查:

  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EA):为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及非肿瘤疾病中都有升高,无鉴别诊断价值,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检查约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转移性癌中则有50%~70%出现CEA高值。

  (2)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多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中有铁蛋白的升高。

  (3)单克隆抗体: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单克隆抗体cA,15-3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33.3%~57%。

  7、活体组织检查:

  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

  (1)针吸活检:针吸细胞学检查由Gutthrie于年建立,现已发展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其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可代替部分组织冰冻切片,阳性率较高在80%~90%之间,且可用于防癌普查,若临床诊断恶性而细胞学报告良性或可疑癌时,需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

  (2)切取活检:由于本方法易促使癌瘤扩散,一般不主张用此法,只在晚期癌为确定病理类型时可考虑应用。

  (3)切除活检:疑为恶性肿块时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即为切除活检,一般要求从肿瘤边缘至少1厘米左右尽可能完整切除,从下列切除标本的切面检查可初步判断恶性:

  ①髓样癌的质地较软,切面呈灰白色,可有出血点,坏死和囊腔形成。

  ②硬癌的切面呈灰白色,收缩状,有如疤痕感,向四周放射状伸出,无包膜。

  ③管内癌的特点累及多处导管,甚至可向乳头方向浸润,切面呈灰白色,有时可挤出粉刺样物。

  ④小叶癌的质地较软,外形多不规则,切面呈灰白,粉红色,有时瘤块不明显,仅见乳腺增厚。

乳腺癌的诊断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检查(医院),进行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多数患者是自己无意医院就诊的,少数患者是通过定期体检或筛查被发现乳腺肿物或可疑病变。可触及肿块可采用针吸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明确诊断。若临床摸不到肿块是靠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可借助影像学检查定位进行活检,病理学检查是乳腺癌诊断的最重要依据。

  鉴别诊断:

  1.乳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症是最常见于妇女的慢性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常在月经前一周左右出现乳腺胀痛,月经来潮后胀痛消失且肿物缩小。检查可见弥漫乳腺腺体增厚,呈片状或细颗粒结节状,无明确肿块,增厚的腺体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单纯乳腺增生症多数可以自愈,而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恶变率为2%~4%,因此须手术切除治疗。

  2.乳腺炎症性疾病:急性炎症易与炎性乳腺癌相混淆,常发生于中青年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起病急,病程短.伴高热,乳腺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伴有病变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血常规检查为白细胞增高,经抗炎治疗,及时切开引流乳腺脓肿完全可以治愈,如治疗不及时,可转化为慢性乳腺炎,则常须细针穿刺抽取脓汁或针吸细胞学检查与乳腺癌鉴别诊断。

  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主要表现为乳头浆液性或血性溢液,多数不能触及肿块,由于大约10%的导管乳头状瘤可以癌变,故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尤其具血性溢液者,对于鉴别是否癌性溢液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为唯一治疗方法

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

  西医治疗:

  一、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式有多种,对其选择尚乏统一意见,总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手术破坏,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力保留乳房外形,无论选用何种术式,都必须严格掌握以根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的原则。

  (一)手术适应症

  Halsted首创乳癌根治术,因手术合理,疗效明确,近百年来成为人们治疗乳癌所遵循的标准方式,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乳癌术式进行了不少探索性修改,总的趋势不外保守和扩大两方面,至今仍争论不休,乳房局部切除和全乳切除是保守手术的代表性手术,术后需辅以放疗,放射剂量不一,一般为30~70Gy,对严格选择的局限性早期癌,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否作为早期乳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如何准确无误地选择此类早期癌,还难得出结论。

  (二)手术禁忌症

  1、全身性禁忌症:①肿瘤远处转移者,②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③一般情况差,呈现恶液质者,④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病灶的禁忌症:Ⅲ期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

  ②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状结节。

  ③乳腺癌侵犯胸壁。

  ④临床检查胸骨旁淋巴结肿大且证实为转移。

  ⑤患侧上肢水肿。

  ⑥锁骨上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

  ⑦炎性乳腺癌,有下列五种情况之二者:①肿瘤破溃;②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占全乳房面积l/3以内;②癌瘤与胸大肌固定;④腋淋巴结最大长径超过2.5cm;⑤腋淋巴结彼此粘连或与皮肤,深部组织粘连。

  (三)手术方式

  1、乳腺癌根治术:年Halsted及Meger分别发表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法的手术原则:①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应作整块切除;②切除全部乳腺及胸大,小肌;③腋淋巴结作整块彻底的切除,Haagensen改进了乳腺癌根治手术,强调了手术操作应特别彻底,主要有①细致剥离皮瓣;②皮瓣完全分离后,从胸壁上将胸大,小肌切断,向外翻起;③解剖腋窝,胸长神径应予以保留,如腋窝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者则胸背神经亦可以保留;④胸壁缺损一律予以植皮,术中常见并发症有:①腋静脉损伤:多因在解剖腋静脉周围脂肪及淋巴组织时,解剖不清,或因切断腋静脉分支时,过于接近腋静脉主干所致,因此,清楚暴露及保留少许分支断端,甚为重要,②气胸:在切断胸大肌,胸小肌的肋骨止端时,有时因钳夹胸壁的小血管穿通支,下钳过深,而致触破肋间肌及胸膜,造成张力性气胸,术后并发症有:①皮下积液:多因皮片固定不佳或引流不畅所致,可采用皮下与胸壁组织间多处缝合固定及持续负压引流而防止,②皮片坏死:皮肤缝合过紧及皮片过薄等均可为其发生原因,皮肤缺损较多时,宜采用植皮,③患侧上肢水肿,患侧上肢抬举受限:主要是术后活动减少,皮下疤痕牵引所致,因此,要求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一般应在术后一个月左右基本可达到抬举自如程度。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癌扩大根治术包括乳癌根治术即根治术及内乳淋巴结清除术,即清除肋间淋巴结,本时需切除第二,三,四肋软骨,手术方式有胸膜内法及胸膜外法,前者创伤大,并发症多,因而多用后者。

  3、仿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主要用于非浸润性癌或I期浸润性癌,Ⅱ期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亦可选择应用。

  (1)Ⅰ式: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皮肤切口及皮瓣分离原则同根治术,先做全乳切除(胸大肌外科筋膜一并切除),将全乳解剖至腋侧,然后行腋淋巴结清除,清除范围基本同根治术,胸前神径应予保留,最后,将全乳和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2)Ⅱ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皮肤切口等步骤同前,将乳房解离至胸大肌外缘后,切断胸大肌第4,5,6肋的附着点并翻向上方以扩大术野,在肩胛骨喙突部切断胸小肌附着点,以下步骤同根治术,但须注意保留胸前神经及伴行血管,最后将全乳腺,胸小肌及腋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术前放射治疗

  1、适应症

  (1)原发灶较大,估计直接手术有困难者。

  (2)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长者。

  (3)原发灶有明显皮肤水肿,或胸肌粘连者。

  (4)腋淋巴结较大或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者。

  (5)应用术前化疗肿瘤退缩不理想的病例。

  (6)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患者。

  2、术前放疗的作用

  (1)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再获手术机会。

  (2)由于放射抑制了肿瘤细胞的活力,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3)由于放射,延长了术前观察时间,有使部分已有亚临床型远处转移的病例避免一次不必要的手术。

  3、术前放疗的缺点

  增加手术并发症,影响术后正确分期及激素受体测定。

  4、术前放疗的应用方法

  术前放射应尽可能采用高能射线照射,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放射技术方面,目前多数采用常规分割,中等剂量,一般不用快速放射或超分割放射,放射结束后4~6周施行手术较为理想。

  (二)术后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放射,曾经是乳腺癌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近年来,较多作者承认术后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自从Fishor对乳腺癌提出新的看法后,乳腺癌的治疗已逐渐从局部治疗转向综合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广泛应用,术后放射已不再作为根治术后的常规治疗,而是选择性地应用。

  1、适应症

  (1)单纯乳房切除术后;

  (2)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有腋中群或腋上群淋巴结转移者。

  (3)根治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占检查的淋巴结总数一半以上或有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者。

  (4)病理证实乳内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照射锁骨上区)。

  (5)原发灶位于乳房中央或内侧者作根治术后,尤其有腋淋巴结转移者。

  2、放疗原则

  (1)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术或仿根治术后,原发灶在乳腺外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者,术后不放疗;腋淋巴结阳性时,术后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原发灶在乳腺中央区或内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时,术后仅照射内乳区,腋淋巴结阳性时,加照锁骨上下区。

  (2)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无论腋淋巴结阳性或阴性,一律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根据腋淋巴结阳性数的多少及胸壁受累情况,可考虑加或不加胸壁照射。

  (3)乳腺癌根治术后,腋淋巴结已经清除,一般不再照射腋窝区,除非手术清除不彻底或有病灶残留时,才考虑补加腋窝区照射。

  (4)放疗宜在手术后4~6周内开始,有植皮者可延至8周。

  (三)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

  以往对局部晚期肿瘤,无手术指征者作放射治疗,往往是姑息性的,近年来,随着放射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及提高,以及放射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放射可使局部肿瘤获较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目前,开始进行小手术加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研究,使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从姑息转向根治性,多数作者认为对原发灶小于3cm,N0或N1的病人可考虑小手术加放疗,对于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放射前切除全部肿瘤或作单纯乳房切除可提高疗效。

  (四)复发,转移灶的放射治疗

  乳腺癌术后复发是一个不良征兆,但并非毫无希望。

  适当的局部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照射方面,大野照射比小野照射疗效好,应当尽量采用大野照射,对于复发病例,应当使用放射,化疗综合治疗,尤其对于发展迅速的复发病例,乳癌发生远处转移时首先考虑化疗,适当地配合放射可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如骨转移病人经放疗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对于有胸,腰椎转移的病人,放射可以防止或延迟截瘫的发生。

  中医治疗:

  (1)以古方清热解毒散为主的中药餐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其对胃粘膜的刺激。

  (2)气滞痰凝证:汤药宜三餐后凉服;气血两虚证:古方清毒散汤药宜三餐后温热服。

  乳腺癌辨证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属热毒内蕴,或肝郁气滞;虚证则多属肝肾阴虚或气血虚弱之证,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宜分别论治。

  1、肝郁气滞

  善怒忧思,叹息抑郁,胸闷胁胀,经前乳块胀大作痛,经少不畅,舌苔薄白,脉象弦涩。

  舒肝解郁,理气止痛。

  2、肝肾阴虚

  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两目干涩,面色晦黯,乳块胀痛,经血量少色淡,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肾养阴。

  3、毒热蕴结

  身热面赤,烦躁易怒,口干喜饮,尿黄便结,乳块溃破,血水秽臭,腋下瘰疠,唇红舌赤,脉滑数。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4、气血虚弱

  头昏眼花,心悸气短,神疲肢倦,食欲不振,羸瘦萎黄,经水紊乱量少。肿块转移,舌淡少苔,脉沉缓。

  补气养血,软坚散结。

保健

乳腺癌的保健

  一般护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食疗保健:(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1)如见有乳房肿块,不痛不痒,皮色不变,质地坚硬,并见胸肋胀痛,串痛,情绪激动,月经常超前时,可选用下列调补品:

  乳腺癌食疗方一:瑰花班10克、茉莉花2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本品具有舒肝健脾,理气止痛,活血散瘀作用,对本病胸肋胀痛者甚适合,可以此为茶连服4-6周。

  乳腺癌食疗方二:绿茶10克,金橘15克。先将金橘用刀背或木板打扁成饼,与茶叶同置一杯中,用沸水冲泡,待10分钟后即可饮用。本品又丰富的维生素和茶色素,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功效,且能理气止痛,对消散肿核也有帮助,可常服。鲜金橘缺货时,可用金橘饼(糖腌制成的)代替。

  (2)如出现乳房中肿块坚硬,局部皮肤粗糙成橘皮状,或肿块溃烂,翻花,腋下淋巴结肿大时,可选用下列调补品:

  乳腺癌食疗方三:鲜文蛤克,豆腐1块,用开水汤开剥肉,在油锅内略炒一下,加水毫升,加胡椒粉,黄酒、葱、姜、盐、味精适量,煮开后,放入豆腐。在煮开即可食用。本品是美味佳肴,有化痰软坚,消肿散结功效,对乳腺癌消退有帮助。

  乳腺癌食疗方四:海藻30克,水发海带丝50克.将海带,海藻洗净,加水适量共煮,加入油,盐,葱,姜,胡椒粉等调味品,作菜食用.本品有软坚散结作用,对消散乳核和转移性淋巴结有帮助,可经常食用。

  乳腺癌食疗方五:鲜铁树叶克,先紫花地丁克.将铁树叶切成寸段,加水1.5升煎半小时,再入紫花地丁,煎15分钟,取汁外熏,外洗.本品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外用有助于肿块和淋巴结消退。

  (3)如出现食欲不香,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头昏目眩等症状时,可选用下列调补品:

  乳腺癌食疗方六:新鲜蚕蛹克,用植物油汆熟,加食盐适量,分次食用.本品具有健脾,益气,养肝作用,对本病正气虚弱者有扶正功效,可连服半个月。

  乳腺癌食疗方七:丝瓜克,水发黑木耳30克,鸡蛋1枚.先将丝瓜去皮切成块,黑木耳洗净,鸡蛋绞匀.用油盐先将丝瓜,黑木耳煸炒,加水毫升,煮开后加入鸡蛋,加味精适量.本品有一定的补气抗癌作用,且可解暑利尿,在夏天食用尤为适宜,可常服.

  乳腺癌食疗方八:银杏20克,莲子30克,藕粉50克.将银杏敲扁去外壳,莲子去芯浸泡半小时,加水同煮约40分钟,至莲子酥烂后加入适量冰糖.藕粉加冷水搅成匀浆,到进汤锅内,煮开成羹.本品有补气养阴,活血化瘀功效,常服有扶正抗复发作用。

预防

乳腺癌的预防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

  2.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因素,保持心态平和。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婴幼儿时期注意营养均衡,提倡母乳喂养;儿童发育期减少摄入过量的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摄入脂肪和动物蛋白,加强身体锻炼;绝经后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平时养成不过量摄入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等饮食习惯,少食腌、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胡萝卜素、橄榄油、鱼、豆类制品等。

  4.积极治疗乳腺疾病。

  5.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

  6.不长期过量饮酒。

  7.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开展药物性预防。美国国立癌症中心负责开展了三苯氧胺与雷洛昔芬等药物预防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

  建议女性朋友了解一些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识,掌握乳腺自我检查方法,养成定期乳腺自查习惯,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防患于未然。

乳腺癌的并发症

  乳腺癌常见的并发症为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食欲不振既是恶病质的原因之一,又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同其他晚期癌症的恶病质表现一样,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或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严重衰竭以至死亡。

  乳腺癌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乳腺癌手术治疗属于体表手术,但由于手术范围较广泛,创伤较大,故术后亦可以出现多种并发症,与乳腺肿瘤有关的手术并发症常见的有出血、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上肢及手部肌肉萎缩等。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地址
?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hyo.com/jbby/15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