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药好好的,为什么上药反而病情加重了

时间:2021-11-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

科普:

我们自年开始正式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大量患者因此获得了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病毒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仍有少部分患者在上药后病情加重,这可能是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RIS)在作祟。

这种情况在CD4较低的患者发生率较高,尤其是CD4≤50的患者。

//

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RIS)

人们对发生于抗病毒治疗(HAART)开始后出现免疫重建过程中的疾病(曾经诊断或未被诊断)称之为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mmunereconstitutioninflammationsyndrome,IRIS)。早期的IRIS发生在HAART后3个月内,为原有活动性机会性感染的扩大反应,后期的IRIS为免疫系统恢复对体内残留的无活性的病原体特异性反应。

以结核合并IRIS为例,正常情况下(下半部分)结核菌载量和免疫应答在时间上紧密结合,且开始治疗时炎症(和临床症状)随着结核分枝杆菌载量下降消失。免疫功能受损时(上半部分)结核分枝杆菌过度生长,当免疫功能恢复时产生过度旺盛的炎症反应。

结核合并IRIS

在开始治疗后,HIV感染者可能出现下列2类IRIS中的任意一种:

“治疗矛盾反应”:在抗病毒治疗后开始出现的与治疗相关的疾病(如原有的结核感染)矛盾性地变得更加严重。

“暴露型”IRIS:免疫功能回复后使得原先隐匿的感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机制

目前对IRIS的机制仍在研究阶段,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已有研究指出,IRIS是对机会型共感染对特定CD4+T淋巴细胞扩增失调导致的,而DanielL.Barber等研究者在基于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IRIS可能由先天免疫系统在T细胞的帮助下高反应性引起的假设(下图b)。在感染T细胞缺陷的宿主时,巨噬细胞在病原体刺激作用下不完全激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巨噬细胞在宿主组织中积累。当免疫抑制解除,CD4+T淋巴细胞迅速免疫重建,他们爆发性产生的IFN-γ导致大量巨噬细胞被完全激活,促炎介质急剧增加引发炎性反应。

IRIS模型(a.正常过程b.可能的IRIS模型c.IRIS通常只在T细胞缺陷的个体中产生)

IRIS的临床表现

IRIS的疾病谱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皮疹、急性肝炎或其他机会性感染的表现。

机会性感染(左)和非感染性疾病(右)

IRIS的典型起始时间为抗病毒治疗开始后的前8周任何时间,但也有观察到直到6个月才出现。在初始治疗失败并成功调整为二线药物时IRIS也可出现。

IRIS的诊断与治疗

根据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版IRIS诊断的参考标准:

(1)艾滋病患者接受HAART后,结核病或隐球菌脑膜炎等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症状出现恶化。在患者对HAART产生应答的同时,伴随着过度炎性反应,结核病病情加重及病灶扩大或新出现病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出现头痛加重、颅内压升高等。

(2)这种临床症状加重与新的机会性感染、HIV相关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耐药或治疗失败无关。

(3)HAART后HIV载量下降和/或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版)推荐的机会性感染的治疗时机

肺孢子菌肺炎(PCP)尽早进行HAART,通常在抗PCP治疗的2周内进行。结核(TB)

先抗结核治疗,再启动HAART。

对于CD4+T淋巴细胞50个/μl的严重免疫缺陷的患者,

建议在抗结核2周内开始HAART;

对于CD4+T淋巴细胞≥50个/μl的患者,

建议在8周内尽快启动HAART。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MAC)在抗MAC治疗开始2周后尽快启动HAART。巨细胞病毒感染(CMV)在抗CMV治疗开始2周内尽快启动HAART。念珠菌感染

对于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应尽快进行HAART

,可在抗真菌感染的同时进行HAART。

隐球菌感染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肺炎的患者应在抗隐球菌治疗2周

内尽早进行HAART;

对于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过早进行HAART

可能会增加病死率,

故HAART应考虑适当延迟,

一般以正规抗隐球菌治疗后4~6周启动HAART为宜。

治疗上,建议先控制急性期机会性感染后再开始HAART以减少IRIS的发生。

IRIS轻度为自限性,中度可进行对症治疗,重度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控制。糖皮质激素避免用于卡波西肉瘤患者以及不确定的结核病IRIS患者(即不能排除治疗无效的情况)。CMV感染患者慎用糖皮质激素,如需要使用,应当采取短程口服治疗。

结语

首次进行HAART、基线病毒载量高、基线T淋巴细胞较低均为IRIS发生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前应该谨慎有效控制急性期机会性感染后再进行HAART,能够有效减少IRIS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4版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版)[J].传染病信息,(6).

3.李凌君,蔡卫平,唐小平,etal.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综合征[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33(3):-.

4.BarberDL,AndradeBB,SeretiI,etal.Immunereconstitutioninflammatorysyndrome:thetroublewithimmunitywhenyouhadnone[J].NatureReviewsMicrobiology,,10(2):---.

5.BellLCK,BreenR,MillerRF,etal.Paradoxicalreactionsandimmunereconstitutioninflammatorysyndromeintuberculosis[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32:39-45.专业·前沿·实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hyo.com/jbby/132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