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标志物分布图,

时间:2021-10-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50年前,肿瘤还是鲜为人知的疾病,而到了今天,则是妇孺皆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已发展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同心脑血管病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死神之一。经过国内外医学专家多年研究发现,以下这些人易得肿瘤。

1.喜欢吃烫食者据研究,喜欢吃烫食的人易患食管癌。吃进滚烫的茶、汤、粥、羹之类的饮食,会灼伤食管黏膜并使之坏死,长期下去,可使该部癌变。医学研究发现,经常饮用高温(80℃以上)茶水有可能烫伤食管,而茶中的鞣质可以在损伤部位沉积,不断刺激食管上皮细胞,使之发生突变,突变细胞大量增殖后即可变成癌组织。

2.进食过快者进食速度过快,一方面狼吞虎咽会使食管黏膜保护层遭到破坏,使其容易受到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种致癌物的侵害而发生癌变。另一方面,进食过快,不能发挥唾液的抗癌作用,唾液是人体特有的抗癌剂。

3.偏肉食者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是诱发某些癌症的因素之一。美国哈佛大学专家发现,每天以猪、牛、羊等畜肉为主食的女性患肠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几次肉者高出2.5倍。日本人目前每天的脂肪摄取量比50年代增加了4倍,伴随而来的却是癌症发病率的直线上升。

4.维生素缺乏者瑞士专家认为,体内保护性维生素低的人易遭受癌症的侵犯。如维生素A缺乏者患胃癌的危险增加3.5倍,患其他癌症的危险增加2倍多;维生素C缺乏者罹患膀胱癌、食管癌、肾上腺癌的危险增高2倍;在维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咽癌、肺癌、胃癌、肠癌和宫颈癌等患病率均增高。

5.肥胖者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表明,肥胖女性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女性高2倍。美国癌症中心报告,腰部以上特别肥胖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高出正常者4?6倍。故对于体重超标30%以上的人,减肥便成为防癌的重要。

6.胆固醇过低者众所周知,胆固醇过高会引起冠心病或中风等疾病。因此,不少人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其实,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养分之一,也是抵抗疾病的生力军,并非越低越好。降低胆固醇大约可使10%的人多活一年,却使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30%。

7.过敏体质者美国科学家调查了近4万人,凡是有哮喘、药物性或化学试剂等过敏的人,比无过敏史者更易患癌。比如有过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30%,有过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比正常人高41%。

8.高血压患者美国的医学专家对30万名男子的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的癌症罹患率和死亡率为血压正常人的2倍多,并预言未来10年的癌症死亡率可能与血压升高成正比。当然不是说高血压直接导致癌症,而是两病的发生有某些正常机理,如肥胖、嗜酒、吃盐过多等既可促使血压升高,也可诱发癌症。故积极防治高血压,同时也降低了患癌的风险。

9.经常熬夜者虽然癌症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彻底弄清,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睡眠不好也是一个危险的因素。因为癌细胞是在正常细胞裂变过程中发生突变而形成的,而夜间又是细胞裂变最旺盛的时期,睡眠不好,人体很难控制细胞发生变异而成为癌细胞。熬夜者为提神而吸烟、喝咖啡,也会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体内。

10.憋便者最近研究发现,膀胱患癌的风险与尿液潴留的时间成正比。因为尿液中含有多种致癌的物质,它们会刺激膀胱黏膜,诱发癌变。此外,大便有害物质多,如吲哚、硫化氢、烘臭素及其他致癌物,经常刺激肠黏膜会导致癌变。

11.父母患癌症者肿瘤遗传学研究认为,人类癌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癌症病人的后代患癌的风险显著高出一般人群。

12.C型性格者这种性格的特征为过度克制自己,压抑自己的悲伤、愤怒、苦闷性情绪,不让其发泄。恶性情绪长期作用于大脑会导致内分泌紊乱,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从而给癌症以可乘之机。据统计,C型性格者患癌危险性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

通常,肿瘤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很多病人等发现时已经进入了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体检,有利于早期发现癌症。如:清晨醒来,倒吸血痰,即鼻腔内分泌物吸入后由口腔吐出来的痰里面带血,是鼻咽癌的早期表现;大便次数增加,干稀便交替,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应警惕结肠癌;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前阴道不规则流血、尤其是接触性出血(性交后出血),应警惕宫颈癌;黑色痣溃烂应警惕癌变。此外,对于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发生在颈部、颌下、腹股沟、锁骨上窝等部位,更要注意,这些部位是胃癌、肺癌等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临床实践证明,很多癌症早期发现并积极有效的正规治疗,预后较好,有的可临床治愈。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生活与健康》杂志图片来源:医学之声

(在知名医生专家指导下,医院独家研制国礼级护肤产品,孕妇和婴幼儿也可用的护肤品。让美丽更真实、让健康更有效、让护肤更科学!详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孕期也可用的真正安全有效的医用护肤品)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参考,不针对任何患者或病情,也不作为任何具体的诊断意见和结果判断。

觉得有价值,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点击左下方“阅读全文”,可了解更有价值信息)

肿瘤防治宣传周:王传新院长解读肿瘤标志物

锻炼到底是早上好还是晚上好?差别有多大?

中国花粉过敏人群竟超2亿:一文读懂花粉过敏的9个问题

莫混淆: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症如何初步鉴别?

一口气喝6.9升奶茶/5小时喝20升水……“喝播”挑战,岂能拿生命当儿戏?

让女士们可以美丽冻龄的秘密原来是不起眼的“它”

今年“杨柳絮预警地图”出炉:进入4月,请收好这份飞絮防护指南

激素、重金属……化妆品里的非法添加物,如何快速鉴别?

清明时节的健康要点:这篇文章整理了一个全的!

“药”谨慎:这些药物不可与牛奶同服!

莫入戏太深:影视剧里这些中药情节都是骗人的?!

中医所讲“体湿”与“体寒”的真正区别在哪?看完就懂了!

这是一封来自北京协和医学基金会(医院)的感谢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hyo.com/jbby/131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