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医院血液科“淋巴结肿大、淋巴瘤”MDT门诊工作剪影年04月01日下午我院“淋巴结肿大、淋巴瘤”MDT门诊再次开诊,防疫复工两不误,这是年后第一次MDT门诊,整合我院优势专家资源,开展的多种疑难病症多学科联合门诊(MDT),提高诊治能力。“来到淋巴结肿大、淋巴瘤”MDT门诊的患者,李先生,74岁,2月余因“反复尿蛋白”医院,查血常规示(-01-15)WBC10.86×10^9/L,当时未在意,以为感染引起的,后复查白细胞仍持续升高,-03-16复查血常规:WBC36.94×10^9/L,LYM74.1%,HGBg/L,PLT×10^9/L,开始引起李先生的重视。由于李先生有肾病综合征需要激素治疗,口服激素治疗后出现眼压升高,视物模糊,双眼视神经萎缩,青光眼,严重影响患者生活,遂求诊我院血液风湿科。 为尽快帮助患者明确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解决病痛,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及家属需求,血液风湿科陈旭艳主任、董志高副主任建议进行“淋巴结肿大、淋巴瘤”MDT门诊,此专病门诊由血液风湿免疫科、肾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眼科等专家组成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MDT)为患者诊治。 各位专家准时到场,血液风湿科马利丽住院医师详细汇报病史。 血液科董志高副主任医师进一步补充病史,明确指出MDT专家门诊目的: 1.目前可明确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但肾病综合征与CLL的关系如何? 2.患者存在肾病综合征、CLL、陈旧性肺结核,且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出现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治疗如何选择? 影像科成启华主任详细解读患者胸部CT平扫,同时对比年、年及年胸部CT,提出患者影像学可见:1.患者肺部结节未见明显变化,考虑为继发性肺结核(部分陈旧),患者大部分结核结节已钙化,但有一部分未钙化的结核结节,当免疫力低下时,有可能会复发;2.年胸部CT示腋窝淋巴结较前增多,最大直径约1.2cm,纵隔淋巴结较前相仿。为确定下一步诊疗方案提供方向。 放疗科林育毅主任结合患者病情及影像学改变,对患者下一步检查项目及后期治疗方案选择提出专业性指导建议。 肾内科余鹏程主任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分析了肾病综合征与CLL之间的关系,对后续的治疗给出了专科指导性建议。 病理科林艳丽主任医师从骨髓病理的角度分析患者KI67指数低,考虑为惰性,进展缓慢。 眼科李进明主任医师:考虑患者青光眼为双眼类固醇性青光眼,建议停用激素,如全身疾病必须应用激素需在眼部疾病能控制情况下适量使用(每3天检测一次眼压,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各位专家针对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开展激烈讨论,得出综合会诊意见:1.患者目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ai分期0期低危)诊断明确,患者目前分期为Rai分期0期,按照临床指南,目前暂不需要开始治疗,定期随访;2.完善ANA+ENA谱、PLA2R等相关检查,明确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必要时再次尝试肾活检;3.CLL继发肾病综合征大约有2%,若为CLL继发肾病综合征,需开始治疗,若停用激素,应用化疗的话可导致肺结核复发,可选择2线药物,如伊布替尼,但仍需评估是否需要预防抗结核治疗;3.激素逐渐减量,若小剂量激素,既可治疗肾病综合征,又可治疗CLL,同时眼压稳定的话,可以小剂量激素维持,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MDT会诊顺利结束后,董志高副主任医师与患者及家属沟通MDT会诊综合意见,患者及家属表示非常满意,敬佩二院有如此高水平、专业的诊疗团队,用最快的速度帮助患者解决疾病的诊疗需求,免去了各个科室奔波及劳烦之苦。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pledisciplinaryteam,简称MDT)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的医疗专家组率先提出。在该模式下,针对某一疾病、某个病人,通过会诊谈论的形式,提出最佳治疗方案。MDT诊疗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将多学科的诊治优势强强联合,以期达到临床治疗的最大获益。特别是对于疑难病复杂病患者,借助多学科会诊可以享受到一站式医疗服务,不用多个科室东奔西跑,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厦医院血液科 淋巴结肿大、淋巴瘤(MDT)诊疗门诊 诊疗范围: 该门诊由血液风湿免疫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专家组成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MDT),全面开展各种病因尤其是血液病、风湿免疫病、实体瘤所致的淋巴结肿大,各类淋巴瘤的诊治。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临床诊断、评估、药物治疗等一站式诊疗服务。 主要诊治: 各类恶性淋巴瘤的诊治,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血液病、风湿免疫病、实体瘤所致的淋巴结肿大。 MDT专家团队: 胡建达专家简介: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建医院血液科主任,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抗感染学组副组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协会血液病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委员,中国CML联盟专家组成员,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福建省血液学分会会长。担任《中华血液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等编委。 血液风湿科: 陈旭艳主任医师血液风湿免疫科行政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卫生系统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委,福建省医学会血液病学会常委,CSCO福建省抗淋巴瘤联盟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厦门医学会血液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血液系统疾病及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内科常见病诊治及危重症的抢救。对各类恶性淋巴瘤的诊治,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血液病、风湿免疫病、实体瘤所致的淋巴结肿大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董志高副主任医师血液风湿免疫科行政副主任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医师协会血液内科分会委员;CSCO福建省抗淋巴瘤联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血液学分会委员;厦门市风湿学会常务委员;医院血液科国内访问学者。擅长:各类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贫血、各类风湿病、发热待查及大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 外科: 林春旺,普外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35年,前18年主要从事淋巴结、甲状腺,乳腺,腹部的手术诊治,有较高的手术操作技能。后17年从事急诊外科的常见病,创伤急诊,急救工作,中国医师协会会员,厦门市医学会急诊急救分会常委会员。 严辉弟副主任医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普通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对淋巴结、肝胆、胃肠道、甲状腺、腹外疝、周围血管等疾病的外科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胆道结石、胃肠道肿瘤、腹外疝的腹腔镜微创手术。 放疗科 林育毅肿瘤学硕士主任医师、年厦门市引进人才,厦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厦门市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第二届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肿瘤放疗第一届第二届质控中心委员,厦门市抗癌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CSCO-UCLI福建省抗淋巴瘤联盟第一届委员。 影像科 成启华主任医师,厦医院放射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影像硕士。从事普放、CT、MR研究与临床工作20余年。担任:厦门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第1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聘为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呼吸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普放、CT及磁共振影像诊断,特别对间质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技术与诊断有较深入研究。 病理科 林艳丽主任医师,病理科主任,年做为稀缺专业人才引进至厦医院病理科工作,现任福建省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厦门市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病理质控中心委员。擅长:呼吸科、皮肤、细胞学、肿瘤等疾病的病理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病理诊断水平。 肾内科: 余鹏程,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IgA肾病、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以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诊疗,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腹膜透析技术。 眼科: 李进明眼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从事普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小儿斜视弱视、青光眼、眼底病的诊治及眼底病的激光治疗和白内障手术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