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宝爸妈经常在文章后面留言咨询关于宝宝淋巴的相关问题,但是一直没有排在第一位,今日,在宝爸妈的不懈坚持下,宝宝淋巴结的处理问题,终于获得了最高的支持率。(点击查阅?宝宝吃啥排啥是消化不足,排便过多是吸收不良) 我们常无意间摸到婴幼儿颈后和耳后皮下,有类似黄豆至蚕豆大小,活动的“小肉球”,而且很长时间都不会消掉,这让宝爸妈们就很容易联想到,宝宝会不会是有什么病? 您好,我宝宝耳朵后面有个小包,独立的没有和任何地方相连,摸起来感觉和蚊子咬了起的包一样,宝宝现在20个月,小的时候就有,好像随着时间那个小包还长大了点,麻烦解答一下,谢谢! 宝爸妈咨询图片 如果耳后、颈部出现小至黄豆,大至蚕豆,摸起来无痛感,且在皮下能活动的小包,多是浅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属正常人体结构,遇局部感染,如面部湿疹(常并发感染)、脓疱疹等,会有一定程度增大,无需为此担忧,更不需治疗。由于淋巴结表面的皮肤不会红肿,因此很容易与蚊虫叮咬等鉴别。 (详细请参考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7:直面小儿护理) 我们翻阅《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10》全套书籍后就婴幼儿常见的浅表淋巴结、淋巴结肿大以及与淋巴结相关的一些疾病等问题,进行了补充回答。 浅表淋巴结对人体只有益,而无害 常无意间摸到婴幼儿颈后、耳后皮下,有类似黄豆至蚕豆大小,活动,无压痛,局部皮肤不红的“肉球”,是颈后淋巴结,属人体浅表淋巴结(是皮肤之后的第二道免疫防线)。因婴儿容易出现头面部皮疹、咽喉发炎等,浅表淋巴结即可被动用,参与抵抗感染。浅表淋巴结对人体只有益,而无害。 淋巴结肿大到底要不要紧 在一些异常情况下,宝宝的淋巴结也会出现肿大的情况,小到绿豆,大到蚕豆,此时宝爸妈难免会担心焦虑,宝宝出现的淋巴结肿大现象到底要不要紧呢?接下里我们可从两方面着手分析。 1.肿大淋巴结是否有触痛,摸着是否有发热的感觉。 淋巴结肿大,除了淋巴结感染或其它淋巴结疾病外,主要是局部感染的反应。比如:扁桃体发炎、咽喉发炎、下肢感染、面部湿疹(常并发感染)、脓疱疹等淋巴结肿大,以后又会逐渐缩小。这是正常现象,无需任何治疗。若发现“肿物”过大,应看医生。只要肿大淋巴结没有压痛反应,就应是反应性肿大。如果真的是淋巴结本身发炎,肿物会比蚕豆大,并有明显触痛,摸着有发热的感觉。 2.浅表淋巴结肿大后恢复需要较长时间,且不会完全消失。 浅表淋巴结是人体正常结构的一部分,一辈子不可能消掉。只是局部感染后有所增大,感染消失后会有所减小,但是不可能消失,且需要较长时间逐渐缩小到正常水平。所以,家长不要纠结为何有些部位浅表淋巴结总是存在。 (图片内容非常重要,建议点击查阅或收藏!) 川崎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是因日本川崎医生发现而命名,全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先是不明原因高热,继之可出现皮疹、红眼、口唇干裂及手脚指(趾)端脱皮、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关键是血管炎可累积心脏的冠状动脉。心脏超声及时诊断,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及早根治。 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