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白癜风专家照常坐诊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78512.html 病史 患者,男性,25岁,因“右侧颌下疼痛伴发热2天”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9℃,右侧颌下可触及一蚕豆大小肿块,质软,活动度差,局部皮肤红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6.3×/L,CRP:23mg/L。 灰阶及多普勒超声 右侧颈部II区多发淋巴结增大,其中一个大小约1.4cm×0.8cm,皮质增厚,呈低回声,包膜明显增厚、连续完整,淋巴门细窄不规则,CDFI:内部彩色血流信号丰富,呈淋巴门型血供。其下方另一增大淋巴结,边界欠清,包膜中断,淋巴结内见少许无回声,彩色血流信号不丰富,呈乏血供,淋巴结周围组织增厚、回声增强,内可见细线状无回声,血流信号较正常组织丰富。 右侧颌下II区淋巴结增大,包膜明显增厚、连续完整,淋巴门细窄 淋巴结内彩色血流信号丰富,呈淋巴门型血供 另一增大淋巴结,边界欠清,包膜中断(箭头),内见少许无回声,淋巴结周围软组织增厚伴回声不均匀,可见细条状无回声(三角形箭头) 增厚的软组织内彩色血流信号较正常组织丰富(箭头),淋巴结内呈乏血供 超声提示 右侧颌下多发淋巴结增大,结合病史考虑为感染性病变。 病理结果 穿刺涂片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混合性淋巴细胞,细菌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穿刺液细菌培养后培养基内葡萄球菌菌落 分析 右侧颌下多发淋巴结增大,其中一个包膜明显增厚、连续完整,淋巴门型彩色血流信号,符合良性淋巴结表现。另一个淋巴结包膜破裂,周围软组织增厚及出现无回声等水肿表现,血常规、CRP等实验室检查均提示感染性疾病,结合周围皮肤有红、肿、热、痛等表现,考虑细菌性淋巴结炎。 知识点回顾细菌性淋巴结炎的病因主要是致病菌从损伤破裂的皮肤、黏膜或从其它感染病灶,侵入其引流部位的淋巴结所致。引发本病的细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长期营养不良、贫血及其他慢性疾病使抵抗力明显下降时,容易诱发本病。淋巴结炎常有特定发病规律,例如龋齿继发感染或急性扁桃体炎时伴颈部淋巴结结炎,手部感染后常伴同侧腋下淋巴结炎,下肢感染常伴发腹股沟淋巴结炎等。 受累淋巴结早期内部结构完整,淋巴窦扩张,内含弱酸性蛋白液,并混有大量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后期可形成微脓肿,微脓肿进一步增大融合,形成化脓性淋巴结炎,最终可发展为脓肿或窦道。 急性淋巴结炎多见于头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增大,有痛感,压痛明显,局部皮肤可见红、肿、热、痛等急性炎性表现,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计数增高最为明显。慢性淋巴结炎病程长,症状轻,淋巴结质地较硬,可活动,压痛不明显。 1.淋巴结增大,常呈椭圆形,长短径比值(L/S)可<2,探头挤压时肿块处常有压痛。 2.淋巴结包膜多完整,部分可皱缩,部分淋巴结破溃后,包膜中断,形成淋巴结周围脓肿或窦道。 3.淋巴结皮质增厚,呈低回声,当淋巴结内出现坏死时,可见小片状、片状无回声,内透声差。淋巴门受压变窄,偏心或消失。 4.CDFI:血流信号稍丰富多见,亦可不丰富,呈淋巴门型血供为主。 5.淋巴结周围组织可有炎性表现:周围皮下组织增厚伴回声增强、不均匀,有时可出现细线状或条状无回声,增厚的组织内彩色血流信号较正常组织丰富。 6.CEUS:非向心性增强为主,表现为由淋巴门向四周增强,内部脓肿形成后,淋巴结呈不均匀增强或环形增强。 内容摘自《浅表淋巴疾病超声诊断》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年4月出版发行 编委简介:王彩芬,女,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影像专业,任职于医院(医院),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妇产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浅表淋巴疾病超声诊断》编委,参与厅局级课题多项。从事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工作10余年,擅长妇科、产科疑难疾病的超声诊断,特别是在女性生殖系统结核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转发给更多小伙伴,大家一起来学习 更多精彩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