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10条被广泛传播的ldquo医学

时间:2020-1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所谓的“常识”,错误的“知识”。1.吃感冒药的目的是治愈疾病?错,只能缓解症状

感冒来了,吃了感冒药就能很快痊愈。真相是:吃感冒不能缩短病程,只能让你感觉更舒服一点。

为什么呢?

第一,感冒的病原菌,绝大部分是病毒,少部分合并细菌感染,更少部分是支原体、衣原体等等;但是目前的医学水平,并没有特效药能够杀死病毒。

第二,感冒药的主要作用,是减轻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发热等症状,属于“对症治疗”。

第三,无论是否服药,感冒病毒导致的炎症反应,1周左右都会逐渐消失。有些症状可能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比如咳嗽,可能持续2-3周,属于正常现象。

所以,要不要服用感冒药,服用何种感冒药,完全根据每个人的症状来决定。如果你自我感觉还好,多喝水注意休息即可,如果感觉很难受,服用感冒药让自己更舒服一点也不错。2.喝酒过量可以通过药物解酒?错,解酒药并不解酒

药店里所谓的“解酒药”,严格来说,并非药物。其实,这些药物只是保健食品,并不能解除酒精的作用。

如果你仔细看过这些药物的说明书,可以发现,解酒药往往都是一些中成药,比如其中的的葛花、葛根等成分,可以缓解头痛头晕的症状;其中的人参等成分,则可以和胃止吐;其中的枸杞则是起到护肝的作用。另外,其中常常还有一些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只是补充一些营养物质,并没有解酒的作用。

甚至,有专家曾经指出:过量使用这些药物,还可能导致肠胃不适或过敏。3.红糖红枣能补铁?错,它们只能补糖

红糖补血是民间公认的“常识”,可是,常识也可能是错误的知识。

红糖,是没有经过精炼的糖。所以,它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仍然是糖类。其中的矿物质,比如铁元素,含量非常少。所以,想用红糖补血是不可能的,增重更靠谱一点。

红枣的铁含量也不高。g的干枣,铁含量大概是2毫克左右,鲜枣中则含更多的水分,铁的比例就更低了,只有1.2毫克。而且红枣里面的铁并不好吸收。不过,与红糖相似的一点是,红枣的含糖量同样也比较高。

真正的补铁食物:红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在内的红色的肉,动物血、动物肝脏等。

4.淋巴排毒?错,是排空钱包

“淋巴排毒”的项目大家都耳熟能详,很多按摩院里所谓的“养生专家”,声称按摩淋巴可以起到排毒的作用。其实,按摩淋巴除了白花钱,按摩不好反而还会带来伤害。

淋巴腺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当身体被病原菌侵入时,入侵部位附近的淋巴结就会主动上前攻击病原菌,导致这些淋巴结出现发红、肿大、疼痛、发热的症状。所以,淋巴结并非毒素,而是保护健康的卫士。

5.清宿便可以养生?错,宿便本身就是伪概念

医学里并没有“宿便”这个名词,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宿便”,更多是利益相关者生造的一个伪概念。这个概念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所以颇有市场效果。

事实上,中医里并没有“宿便”这个说法。如果仔细分析这些所谓“清宿便”的产品,会发现里面主要的成分其实都是泻药。

对于经常便秘的人来说,服用这些药物,可能刚开始觉得很有效,毕竟大便通畅了嘛。但长期服用,反而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变成害人的“毒药”。

6.颈椎病可以按摩治疗?错,只会加重病情

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颈椎不好,会使周围的肌肉僵硬,按摩之后,短时间内会感觉比较舒服,但长此以往,却会加速颈椎病的发展。

长期大力按摩颈椎,会破坏颈椎稳定性,加重椎间盘突出,甚至使脊髓受到压迫。所以,颈椎病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千万不要随便按摩,医院就诊。

7.输液能疏通血管?错,可能会要命

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很多冠心病、脑梗塞的患者,喜欢让医生给自己输液,认为可以疏通血管。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没有用,搞不好还“要人命”。

迄今为止,中药注射剂疏通血管的作用,尚没有科学依据!反而,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比如心衰、肾衰的病人。盲目输液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8.长痘的部位可以说明脏腑的健康状况?错,并没有相关性

有种说法流传甚广:比如说,额头长痘说明心火旺,左脸长痘代表肝不好,右脸长痘代表肺不好,而下巴长痘是内分泌不好。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中国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崔炳南表示,“脸上不同部位长痘能反映五脏六腑的健康”,这只是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的猜测,并没有临床上的实验或数据能证实。

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是,根据长痘类型来判断长痘原因倒是常用。比如说,长的痘痘以粉刺为主很可能是因为肺火大,以脓头为主就是胃火大。

9.人体有排毒时间表?错,24小时工作才是常态

网上流传一张“人体排毒时间表”,比如,23:00~1:00是肝脏的排毒时间。

事实上,人体的脏器,基本上是在24小时工作的,包括肝脏在内。但是,它们的工作强度还是有一定的节律性所以,熬夜的确会增加肝脏负担,所以,晚睡真的是在“拼肝”。10.喝红酒有益健康?错,酒精也是致癌物

“红酒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这种说法流传甚广。真相是,酒精带来的,只是酒精肝。

红酒中的多酚类成分,的确对心血管有一定的益处。但是,这并不标明,直接喝红酒就能保护心血管。何况,酒精是医学界公认的第一类致癌物。从健康的角度,最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不是喝红酒,而是永远不喝酒!

所以,不要再被这些“医学常识”坑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hyo.com/hbzz/11636.html
------分隔线----------------------------